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邁克爾.斯賓塞:中美匯率幻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5 10:17:44  


 
  2008年危機爆發的前十年,美國經濟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消費水平達到不可持續的高度,原因是財富效應幻覺、投資和儲蓄不足。家庭和政府的過度消費助長了國內經濟,也提振了全球經濟。

  在一些如今面臨財政和增長挑戰的歐洲國家,經濟模式有所不同:大部分過度消費和就業來自政府。但最終效果是一樣的:不可持續的收入和就業創造模式,以及可貿易部門生產率和競爭力低下,導致貿易赤字、GDP增長受阻、就業創造不力。

  你可能會說,歐元過去是被高估的,現在仍然是,這導致很多歐元區經濟體的生產率趕不上非歐元區國家。但歐元區內部的生產率相對低下對增長的消極作用更大,且與匯率無關。

  將貨幣視為西方經濟困境的原因,雖然不全無道理,但有失偏頗。多年來,發展中國家已經懂得,真實收入增長和就業擴張的動力是生產率提升,而不是匯率波動。這反過來要求有形資本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實物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本和技能為經濟打下知識和技術基礎。

  當然,一國的貿易條件可能與其收入和生產率水平不相匹配,這就要求再平衡。但重置貿易條件不能代替改善生產率的結構性基礎。這些都不是發展中國家才有的問題。投資不足在世界各地都會造成長期成本和後果。過度消費只能暫時掩蓋這些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