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媒:中日釣魚島風波為何又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6 00:04:05  


圖為保釣漁船上的中國國旗。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1月3日上午,日本4名右翼分子登上了釣魚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3日當天表示,中國政府已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沉靜一段時間的日右翼登釣魚島動作為何在新年伊始又死灰複燃?觀點中國文章稱,初看四名日本人登釣魚島,初看是孤立的動作,實際上是與日本政局的變化息息相關。

  去年底才從訪問中國自稱是“凱旋”歸來又踏入印度國土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發出撩動人們神經之言:日印兩國對中國“擴充軍備”和“軍事缺乏透明度”表示關注。對此,新加波媒體有評論認為,野田羽毛尚未豐滿尚且如此,接下來他可能是個比小泉純一郎更狡黠的政治家。雖然他自稱為“泥鰍首相”,已經有人譏諷他為“民主黨的小泉”了。記得在野田去年12月26日訪華前夕,野田在接受中國主流媒體新華網書面採訪時發出了“期待著與中國領導人構築起私人信賴關係”的聲音,曾一度令中國媒體高興一陣子。

  國與國之間的良好關係,很多時候表現為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就中日關係而言,日本往昔一些當政首相如田中、福田等都與中國領導人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由此推動了中日關係向前發展。野田佳彥提出通過訪華構建兩國領導人的私人信賴關係的初衷無疑是抓到了點子上。國與國領導人之間沒有互信,講話視作兒戲,國與國之間關係脆弱得很,當然沒有誠信可言。

  問題在於,野田首相如何構建中日兩國領導人關係?人們記得,野田上台後,曾發出了一系列“硬話”。比如,在2011年10月30日,野田對英國媒體稱,“中國日益強大軍方在東海和南海活動頻繁,為日本的安全環境帶來了不確定性,需要檢查中國軍事發展缺乏透明度”。更引起了中國網民關注的是2011年10月16日,野田佳彥在日本的航空自衛隊的閱兵儀式上表示,中國軍事擴張對日本及周邊國家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野田這一基調影響下,2011年10月27日在敏感的沖繩海域開始日美軍演毫不掩飾就是要“對付在該海域越來越活潑的中國海軍”。在九州舉行的日本自衛隊大規模軍演不但出動了150架戰車30架戰機等加盟演習,還首次征用民間高速客輪參加,並明確了“將中國作為日本的假想敵”。11月3日日本現行憲法和平憲法出台65周年之際,日本右翼媒體鼓吹修改和平憲法,將自衛隊改為軍隊。日本政府又宣布,放寬基於“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武器出口限制,允許參與武器的國際共同研發及生產,以及出於人道目的的裝備提供。人們知道,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於1967年佐藤內閣時期提出,即不向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決議禁止的國家、衝突當事國出口武器。1976年三木內閣時期,“三原則”範圍擴大至其他國家,意味著日本全面禁止武器出口。這些原則不僅限制了日本自衛隊的武器更新發展,最重要的是鉗制了日本軍火財閥的發展。而今,日本放寬武器出口原則限制,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另一個令中國公眾不滿意的是,日本近來接二連三逮捕中國船只等等。面對中日爭議的釣魚島,日本議員常有撩動神經的舉動,增加了中日之間的緊張關係。日本自民黨幹事長石原伸晃2011年12月12日下午,在華盛頓市一政策研究機構發表演講中表示,應該把“尖閣群島”(即中國的釣魚島)收為日本國有,通過進行港口設施建設等措施,進一步強化實際控制。可見,日本4名右翼分子登釣魚島事件是有著日本政局的背景的。這樣,野田一方面伸出要與中國領導人構築私人信賴關係的橄欖枝;另一方面,又密鑼緊鼓進行“對華備戰”,如此賣矛又賣盾又怎能不助長日本右翼挑起釣魚島事端的氣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