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雙非”童回流迫爆 北區學額欠三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5 08:38:21  


昨日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首日交表,北區統一派位中心─上水惠州公立學校門外有多名家長提早到場排隊。(香港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數以萬計的“雙非”兒童步入求學年齡有意跨境回流香港上學,為本地教育制度帶來沉重壓力,連接深港邊境的北區更為重災區,不論幼稚園至小學及中學都幾乎迫爆,估計新學年共欠達3,000個學額。香港文匯報報道,昨日開始交表的小一統一派位選校,在上水的80校網派位中心清晨起已有大量家長排隊,當中絕大部分為內地人士。雖然教育局今年首度向跨境童家長發信及安排專人現場輔導,呼籲其選擇他區小學,但多名家長均直言離家太遠,不會考慮。而本地家長也對學額被“雙非”童佔據大感無奈,不滿政府未有優先照顧香港家庭需要。

  與丈夫同為深圳人的吳小姐,昨晨7時已到上水派位中心排隊,兩人從事銷售行業,月入共約7千元人民幣。約5年前二人花2萬港元到港誕下女兒,現正在粉嶺的幼稚園上學,吳小姐稱,香港教育、福利及社會制度都比內地好,希望女兒長遠留港,“最好一直讀到香港大學啦!”對於教局“勸退”跨境家長別選北區學校,她指有關人員昨曾建議其女兒改到大埔上學,但她明言無意考慮,因離家太遠。

  港家長望盡快截龍

  “雙非”童日增,有意見埋怨港童教育資源被分薄,“雙非”童家長黃太反駁指,“如果是深圳人來香港讀書就話,但我小朋友拿香港身份證,理應獲得屬於自己的權利”。她又希望香港政府為“雙非”童增設跨境上學交通津貼,紓緩孩子上學開支。

  昨晨在派位中心所見,到場交表的家長幾乎約8成來自內地,身為“少數”的本港家長王先生便對“雙非”童迫爆區內學校大感無奈,“現在去任何一個政府部門,職員都是(對著內地人)說普通話,孩子就讀的幼稚園,亦有很多內地同學”。他指自己是納稅人,政府資源理應優先用在本地家庭,也希望當局能檢討派位機制,不過他亦覺得,香港政府對此根本“無能為力”,故不存厚望。另一香港家長陸女士則期望政府盡快“截龍”,停發出世紙予“雙非”嬰兒,減低對香港社會的衝擊。

  學校積極出招應對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昨特別到場了解小一交表情況,他預計,新學年區內中、小學及幼稚園尚欠3,000個學額,以小學及幼稚園較嚴重,而未來數字還會繼續上升,問題迫切。他又指,數年前區議會已有預算學額將飽和,香港及內地家長亦有反映意見,惟當局一直未有正視,希望政府能盡快推出措施,確切回應問題。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鴻則指,區內學校已積極“出招”,應對學額不足的問題,該校今學年便將一特別室改建成普通課室以加開1班,並減少“叩門位”,將小一收生上限增至198人,比上學年的165人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