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制裁伊朗 中國或成最大獲益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6 10:00:45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美國之音1月14日報道《中國或成為制裁伊朗最大獲益方》,摘要如下:

  中國星期三沒有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提出的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要求做出具體的承諾。有分析認為,這是中國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同時與美國合作的一個良好機會,而且中國可能成為美國和歐洲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的最大獲益方。

蓋特納在亞洲游說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作為美國總統特別代表正在亞洲進行訪問,為美國針對伊朗石油收入而採取的制裁措施尋求支持。

  北京是華盛頓向伊朗施壓的關鍵。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中國是伊朗原油最重要的買主,占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的22%。中國的數據顯示,中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1%。

  蓋特納在訪問北京期間從中方那裡得到了繼續就更為廣泛的全球經濟問題進行合作的承諾,但是沒有對美方提出的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要求立即做出答覆。

  中國官員一直不願意把伊朗的核問題與經濟問題掛鈎,認為經濟制裁不會解決有關伊朗的核爭端。儘管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的決議案中投了贊成票,但是北京在原則上反對美國單方面對伊朗採取制裁。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翟雋在一個媒體吹風會上回答北京是否會出於美國的壓力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的問題時說:“伊朗是中國很大的一個石油供應國。我們希望中國的石油進口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這是我們的發展所需要的。”這位官員表示:“我們反對施壓和制裁,因為這些做法解決不了問題。它們從來沒有。我們希望這些單方面制裁不會影響到中國的利益。”

中國在伊朗問題上存在矛盾心態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崔守軍的話說,中國在伊朗的問題上存在矛盾和猶豫不決的心態。他說,溫家寶這個周末對其他石油生產國進行訪問本身會給伊朗施加壓力,顯示中國開始將它的石油來源多元化。

  崔守軍表示,由於伊朗的核問題,中國很長時間來對伊朗存在不滿。與中美關係相比,中伊關係遠沒有那麼重要。如果中國不得不中斷這兩個關係中的一個,那一定是伊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