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九國評級下調 中國如何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7 08:27:47  


1月13日晚,一些法國巴黎民衆在標准普爾公司外舉行抗議。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載文《中國如何應對九國評級下調》,摘要如下:

  沉寂些許的歐債危機風波再起。近期國際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宣布下調九個歐元區國家的長期信用評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國喪失了最高的3A評級,被下調一個等級至AA+。作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對歐元區的前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評級下調毫無疑問使歐債危機雪上加霜,也讓2012年的全球經濟金融形勢顯得更加錯綜複雜。

  雖然市場對標普評級行為有著“火上澆油”甚或“陰謀論”的忖度,但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上述九國的主權信用等級確實已到了評級機構調級的觸發點。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中旬,標普就將包括德法在內的歐元區15國列入主權信用負面觀察名單,並認為這些國家的信用條件不斷收緊正導致“系統性風險”不斷增加。根據法國預算部上周四公布的數據,2011年截至11月底的法國中央政府預算赤字為972億歐元,預計全年赤字占GDP的比重將達到5.5%左右。法國赤字高企與法國經濟受2008年金融危機重創並一直未恢復有直接關聯,而社會高福利制度和政府反覆的財政刺激政策則加強了高赤字化,最終威脅到政府的主權信用等級。

  相比較而言,德國則比較幸運,其之所以能逃過本次主權評級被下調的厄運,根本原因在於德國在過去一年經濟形勢總體良好。2011年德國GDP年率上升3.0%,政府著力於調整公共部門資產負債表,赤字占GDP的比重已被降到1%,較2010年降低了3個百分點。德國能夠維持住自身3A的最高評級,至少也給那些處於困境的歐元區國家提了個醒:矛盾爆發非一朝一夕,自身經濟實力才是根本。

  自進入2012年以來,雖然市場上關於歐債危機的風聲有所緩解,但整個歐洲金融體系一直處於暗流湧動之中。上周有兩件事情非常值得關注,一是歐元區商業銀行使用歐央行的隔夜存款工具的規模達到4858.98億歐元,再度觸及歷史新高;另外就是在德國例行國債標售中,得標國債收益率破天荒地出現負數,為-0.0122%。顯然在避險動機的驅使下,機構不是選擇將錢存入歐央行就是尋找德國這樣的資金避風港,也表明市場對部分大國評級調整早有預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