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倫敦打中國牌 欲做歐洲版香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8 09:07:14  


 
  欲以金融服務業重振經濟 

  據英國《衛報》評述,倫敦金融城在20世紀70年代重建的目的就是要脫離美國市場成為歐元美元交易中心。由於目前市場衰退,倫敦為尋求競爭力,將目光著眼於慢慢崛起的儲備貨幣———人民幣。

  通過國際貨幣美元衡量,英國經濟衰退數額可謂巨大。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07年到2010年下降了5620億美元,是意大利經濟衰退數額的8倍,且至今未有明顯的復甦跡象。為此,英國亟需尋找一個擺脫衰退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奧斯本希望能夠將德國在製造業的成功複製到金融服務中。”《衛報》的文章稱。德國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甦顯著歸功於對中國的準確定位。目前德國出口中國的產品的數量遠超過美國。在過去的4年,中國經濟增長了42.2%,因此德國權衡美國停滯的經濟狀況後,將目標轉移到飛速發展的亞洲國家。

  另外,英國有其競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倫敦是全球最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約有佔全球4萬億美元交易量的37%在該城市進行。金融城的地理位置使它永遠不會倒閉,所有主要時區的貿易商都可以在此交易。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 

  英國積極參與人民幣離岸業務合作,凸顯當下全球各地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局面。

  《衛報》稱,英國想要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決策當然是正確的。如果不這樣,中國將只會讓法蘭克福、杜拜、新加坡或者是其他的中心配合香港業務。

  儘管倫敦可能申請成為歐洲版本的香港,但是中國卻將整個歐洲當做是重要的合作夥伴。《衛報》稱,“英國太小,只有美國和歐盟那些大規模的經濟體才能充當這一角色。因此中國多次明確表示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不幸的是英國首相剛剛發出退出歐盟的聲音。” 

  同時,《金融時報》指出,英國還要等待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因為阻礙人民幣成為金融中心主要的流通貨幣的原因是人民幣不可以隨意兌換。

  倫敦在20世紀60年代曾是全球美元交易中心,像通用電氣這類的美國公司可以隨意從英國取出美元,同時美元的借貸也很方便。相比之下,中國公司在沒有得到政府的允許下,不能隨意投資海外或是從海外借貸,這也很少能得到政府的批准。

  中國的離岸貨幣佔其持有的向岸貨幣的一小部分。在香港的人民幣儲蓄總額達到6300億人民幣(約1000億美元),比去年翻了一番,但是仍然不足中國內地儲蓄額度的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