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檢討兩岸路線 民進黨不應迴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8 09:56:02  


  中評社台北1月18日電/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呼聲甚高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最後不但功敗垂成,而且還是以六個百分點吞下了敗績。這樣的差距標示出,民進黨未來要成為執政黨,最大的障礙不在於選舉的戰術層面,而在於民進黨僵固的意識形態;民進黨能不能勇敢轉型,走向務實的兩岸政策,攸關的不只是台灣的未來,也攸關選民敢不敢放心的將政權交給民進黨。 

  中國時報社論說,這樣的選舉結果,確實對民進黨是很難堪的。在競選過程中,蔡英文多次批評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但傷害台灣“主權”,而且只照顧大企業利益,沒有顧及大多數升斗小民的生活;但是馬英九仍然贏得過半支持,顯示多數選民並不接受民進黨這套簡化、扭曲的論述。 

  如果民進黨對台灣的民主有起碼的信心,他們應該了解,不可能會有過半選民支持他們口中傾中賣台的政權。事實上,這次的大選就是對九二共識的一次公投,多數選民既要“主權”尊嚴、也要兩岸和平共利,而九二共識正是可以兼顧二者的最適模式;同時,選民同意現任者連任,顯示的是,“國家”發展方向並未偏誤,他們對現狀還算是滿意的。 

  所以,台灣的民意已作出判決,民進黨要如何解讀至為重要,無心或蓄意的錯誤解讀,對一個政黨的發展,將有致命的後果。例如,深綠陣營如果認定蔡英文之所以無法將南部選票極大化,完全是因為她不像陳水扁當年那麼“衝”,未來的民進黨可能又要受到極獨路線的綁架。 

  事實上,主導這次大選結果的,還是為數五到六個百分點的中間選民,或是所謂的經濟選民。在五都這樣的地方選舉中,他們可以支持強力監督執政黨的民進黨,讓該黨拿下四成九的得票;但事隔一年,在“中央級”的選舉時,這些中間選民即使不滿意馬政府,但並未轉向民進黨。衝不破四成五,成了民進黨“中央”選舉的新宿命。 

  其實,民進黨領導人很清楚,這次“總統”大選的主要戰場就在中間選民,否則,不會在大型造勢場合罕見一隻黨旗;蔡英文也不必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更在選舉後期提出“大聯合政府”主張。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但“台灣獨立”這樣的字眼,也在綠營選舉場合絕跡,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某種程度就是試圖以模糊化來兼顧深綠與中間選民;但台灣共識沒有實質內容,反而讓中間選民無法放心,不敢輕易的空白授權。因為,選民在二千年時已經給民進黨一次機會了,陳水扁在該次選舉提出新中間路線、就職時還宣示四不一沒有,卻不到四年就全盤推翻,還試圖走法理台獨的極獨路線;殷鑑不遠,蔡英文如果當選,民進黨是否能走出僵化的意識形態,選民顯然沒有信心。 

  所以,這次大選結果的另一個教訓在於,未來的民進黨不可能靠選舉來帶動轉型,他們一定要在選舉時提出清楚的兩岸政策;蔡英文擔任黨主席四年來,刻意迴避兩岸政策討論,也許一時之間讓民進黨維持表面的和諧,但這樣的模糊化,卻無法說服理性的中間選民。 

  從選後的一些反省聲浪中可以發現,民進黨務實派有抬頭的跡象。例如,民進黨中常委段宜康呼籲民進黨應誠實面對九二共識;“立委”陳明文也坦白說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和現實狀況衝突。這是可喜的一面,但令人憂慮的是,蔡英文卸任後,民進黨將於五月進行黨主席選舉;觀諸以前的例子,民進黨經常在權力競爭時,以路線之爭作為鬥爭工具;如果黨內有人刻意討好深綠來贏得黨主席職位,未來的民進黨可能更走向極獨,更不利執政。 

  當然,發展也不必然全是悲觀,至少未來二年沒有選舉,志在政途的中生代,也許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好好討論民進黨的兩岸路線。這很困難,因為民進黨內的中間派與極獨,目前連基本的共識都沒有;但這是一定要做的事,否則,民進黨可能突破不了蔡英文的四成五障礙,永遠和執政無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