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選舉年 奧巴馬如何對待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8 00:10:25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1月2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上任以來的第三份國情咨文,引人注目的是,奧巴馬在發言中五次提及中國,但每次都與經濟有關。他反覆結合美國國內經濟低迷的現狀,並把頽廢的原因歸咎於中國的發展。在談到貿易政策方面,奧巴馬宣稱,美政府將加大施壓對美出口的國家,其中包括中國。

  觀點中國文章稱,奧巴馬總統此份國情咨文表明,未來中美博弈焦點在中美貿易問題。

  謂之中美貿易博弈,也就是美國經常發出的低估人民幣匯率和知識產權問題。對這個問題,奧巴馬總統在春節前夕對《時代周刊》的專訪中也直言不諱,認為中國必須遵守遊戲規則。這一句話的潛台詞是,中國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遵守遊戲規則。但人們知道,面對這個中美經常爭吵的問題,中美各執其詞。比如,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中方上至領導人下至外交、外貿和人民銀行等部委官員都反覆闡述,不能人為提高或降低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從來都沒有低估過,人民幣匯率升值與貶值都需要綜合平衡,由市場決定。一方說是,一方說不,就很難形成共識。按理,解決中美貿易紛爭,奧巴馬總統提出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也是在言在理。確實,調和中美矛盾也罷,處理其他國際紛爭也罷,都必須遵守一定遊戲規則。否則,無章可循就難以做到公平公正處理。

  問題在於,對於遊戲規則,由於歷史原因或其他問題和各自的利益,往往見仁見智。比如關於中美貿易和中美匯率戰,兩國經濟界看法從來都不同。美國人認為中國貿易順差是人民幣低估的結果,認為由於中國出口的產品有很大的價格優勢,美國企業大量進口中國產品,導致相對應的產業受到衝擊,美國工人大量失業,美國政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求人民幣升值,消弱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減少美國工人的失業。此次,在國情咨文中,奧巴馬就把美國經濟頽廢的原因歸咎於中國的發展。而中國人認為美國貿易順差減少或出現貿易逆差是美國國內經濟結構出現問題。中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經濟已經到了服務經濟、知識經濟階段,即後工業化的服務經濟的中高形態,這個階段的生產都是非實物的。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的70%~71%是消費,也就是說,美國需要對全球產品進行消費,這不僅是美國經濟現狀,也是美國經濟界追求的理念。

  分析說美國經濟結構,關鍵是製造業。近年來美國經濟界經常抱怨製造業的衰退。人們知道美國製造業是典型實體經濟,是能夠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機器和手段,發展製造業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可以推動出口貿易,進而增加外匯儲備,增加國民財富。從創新能力來看,美國沒有問題和障礙,因為美國依然是當今世界最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國,有強大的技術實力來支持高端製造業發展。美國製造業之所以衰退,不是因為美國缺乏創新和技術,而是在成本上缺乏競爭能力。美國人勞動成本太高了,環境成本也太高了,因此美國企業在國內很難獲得高額利潤,利潤空間被成本擠壓,因此就必然尋求產業轉移,初期是日本,然後是亞洲“四小龍”,最後再到中國,進而形成了當今世界以美國—中國為主要分工體系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美國要鞏固製造業,那麼,就應該在經濟結構方式做文章調查政客。可惜的是,在美國即使遭遇全球全世界危機,也鮮見美國經濟界反思經濟結構問題,這就很難抓到醫治經濟衰退的良方。美國官方把美國經濟的衰敗歸咎於中國,理由很勉強。奧巴馬總統此次在國情咨文中五提中國並發出了施壓中國經濟的聲音,連美國媒體也認為是奧巴馬總統為爭取選票的一種策略。可見,中美紛爭的背後不是那麼簡單,單純靠施壓不能制止任何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