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民進黨新潮流系會因蔡英文再生分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9 16:41:58  


  中評社台北1月29日電/新華澳報刊登富權的文章說,面對“二零一六”,民進黨前“新潮流系”是否會再次發生分裂?這是不少人正在關注的問題。這是因為,“新潮流系”的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民進黨應由何人出戰“二零一六”的問題上,發生了頗為明顯的分歧。

  其一、是“新潮流系”的精神領袖邱義仁,在“二零一二”選後與多位政界友人餐談到,他對二零一六年選情並不樂觀,除非民進黨有大改變、國民黨犯大錯,否則民進黨勝選機會不大。若從這次選舉結果來看,就算二零一六年民進黨續推蔡英文,國民黨隨便派出一個人參選,民進黨勝選的機會還是不大,原因是藍綠板塊已定型,不易調整。此說雖遭到邱義仁否認,指出是參與餐聚的其中一人在事後將大家談話的印象及他個人的感想,發表於其個人的臉書上,但人們仍然相信,此語極為吻合邱義仁的習慣思維。這有可能是他以“顧問”身份在參與蔡英文競選總部輔選工作的過程中,發現蔡英文並不如陳水扁那樣願意聽取“新潮流系”人員的建議,而是堅持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作戰,倘若蔡英文在二零一六年仍是那麼“自我感覺良好”,他就並不看好蔡英文,因而也就不會白費心機,浪費精力。

  其二、是屬於“新潮流系”資深流員的“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聲稱黨內普遍有讓“蔡英文再選一次”的氛圍,接任黨主席者,年紀不宜比蔡英文還大,如果黨內天王想要回鍋接黨主席,應該向外界宣示,不會參選“二零一六”,只是肩負帶領民進黨轉型的階段性任務。這頗有與“新潮流系”的死敵謝長廷同一鼻孔出氣之態,因為謝長廷就是要以“世代交替”來作為阻止蘇貞昌出戰“二零一六”的藉口,但蘇貞昌卻是得到部份“新潮流系”流員的支援的。

  其三、是部分“新系”流員以其是黨內不少人,都認為民進黨出戰“二零一六”的最佳人選是“新系”成員、台南市長賴清德。

  因此,“新潮流”在對待“二零一六”人選問題上,顯然是已經再次發生了分裂。

  這將是“新潮流系”發生第三次分裂。而其前兩次分裂,其一是在前幾年,在對待陳水扁貪腐案、為謝長廷輔選和大陸政策問題上,發生了“南流”與“北流”的分裂。“北流”以“新潮流系”大老之一的吳乃仁為首,主要是“新潮流系”在北部地方的“立委”初選參選人及幕僚人員;而“南流”則是以“新潮流系”另一大老邱義仁為首,並以中南部的“新潮流系”成員尤其是黨籍縣市長為主。

  第二次分裂在“五都”市長選舉時已有苗頭,“新潮流系”流員分別成為蘇貞昌、蔡英文競選總部的骨幹成員,但由於此時蘇貞昌、蔡英文兩人是處於都是“直轄市長”候選人的“平行”地位,雖然蔡英文對蘇貞昌的搶先宣佈參選台北市長頗有意見,但兩人之間在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利害衝突,因而分別在蘇貞昌、蔡英文競選總部的“新系”還成員較為團結。但到“總統”黨內初選時,由於應選名額只有一個,故蘇貞昌與蔡英文之間的關係,就從原來的“平行”關係變成了競爭態勢,原來分別為兩人服務的“新系”成員,就分為“各為其主”的兩派。 

  其實,“新潮流系”最初是希望蘇貞昌與蔡英文合作的。就在二零零四年,爭取連任的陳水扁在物色副手時,曾經因為討厭呂秀蓮的“大嘴巴”而有意另找他人,“新潮流系”就先是推薦了蘇貞昌,後是推薦了蔡英文作陳水扁的副手。但陳水扁擔心會得罪黨內其他派系尤其是“謝系”,而最後還是決定用回在黨內沒有派系的呂秀蓮。

  不過,“新系”在為陳水扁輔選成功後,就按照其原來的思路,希望在二零零八年仍能由自己來獨力操盤民進黨的“總統”選戰,並安排由蘇貞昌、蔡英文組成“蘇蔡配”出戰。但由於在民進黨的“立委”和“總統”黨內初選中,遊錫、謝長廷聯手分別擠下以“新潮流系”成員為主的“十一寇”及蘇貞昌,致使“新潮流系”的構思未能付諸實施。不過,“新潮流系”仍然堅持支持蘇貞昌、蔡英文,在“五都”選舉中,“新潮流系”流員分別成為蘇貞昌、蔡英文競選總部的骨幹成員。

  其實,從戰略意義上說,“二零一二”並非是民進黨人的最佳戰略點,無論是蔡英文還是蘇貞昌,都是如此。這是因為,儘管民進黨贏了幾場補選,但“五都”選舉的結果顯示,民進黨尚未到再次獲得“政黨輪替”的時機。其一、即使沒有發生誤傷連勝文的槍擊案,藍大綠小的政治板塊仍然尚未發生重大位移變化;其二、雖然不少人對馬英九的行政能力有意見,但尚未出現“必須換人換黨試試看”的社會氛圍;其三、國際慣例之以形成領導人的任期不能連續超過兩屆連任的規定,但也不宜只做一屆,是因為超過兩屆將會發生腐敗,而只做一任則往往是在尚未完全熟悉情況,還未來得及發揮就退任,將會導致施政零碎,因而選民們都願意給機會爭取連任者,在野人士要挑戰爭取連任者並不容易,而馬英九只是做了一任,尚未到“輪替”的時候。

  在這個問題上,選舉經驗豐富的蘇貞昌看準了,故而在黨內“總統”初選中,有點“禮讓”蔡英文的樣子,其實是要讓蔡英文去作“替死鬼”,自己則好整以暇,備戰“二零一六”。實際上,蘇貞昌是在“謝系”祭出一系列不利於自己的手段之後,自己的民調僅是只有一點三五個百分點的微弱差距輸掉初選的,倘若排除了“謝系”的不正當手段,蘇貞昌與蔡英文兩人是公平競爭的話,說不好贏得初選的並非是蔡英文而是蘇貞昌。但是,蘇貞昌在初選失利後,竟然展現了高風格,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他就是看到了民進黨在二零一二年不可能會贏,因而也就樂得個讓蔡英文去做“犧牲打”,而自己則是“蹲下,等待熱氣旋”,備戰“二零一六”,屆時馬英九已經不能再選,而國民黨其他戰將如朱立倫、郝龍斌等,實力未必很強,這正好是民進黨以“上駟對下駟”的最佳時機。

  蔡英文顯然是錯估了形勢,一心要做“第一位女‘總統’”,而將民進黨實現再次“政黨輪替”的戰略點前移,結果就如蘇貞昌所料。由於她已輸了一次新北市長選舉,再輸一次“總統”大選,按照民進黨的傳統,似是不應再爭取“二零一六”。這與陳水扁當年是以極高的行政滿意度衛冕台北市長失敗,且並未選過“總統”,因而被黨人推崇參選“總統”的情況,完全不同。

  現在的態勢是,謝長廷因為已選輸了一次“總統”,且年齡偏大,已不可能再戰“二零一六”,但又不甘心此機會讓蘇貞昌拿走,因而就必然會極力阻止,並以繼續支持蔡英文作藉口。而意想不到的是,這種言論竟也得到“新潮流系”資深流員林濁水的附和。但蔡英文因為已提前作了“犧牲打”,到了“二零一六”未必能得到黨內支持。而蘇貞昌也不符“世代交替”,蘇嘉全也已提前出局。現在看來,中生代中的賴清德還是較佳人選。但由於他是“新潮流系”流員的身份,必會遭到“謝系”和其他派系的狙擊。因此,他在未來幾年裡,必會減少與“新系”的互動聯繫。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