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康菲賠償10億仍堵不平責任漏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0 13:49:21  


2011年7月9日,渤海,清污船在清理從蓬萊19-3油田C鑽井平台洩露的油污。
  因10億元賠償款,就輕輕放過康菲和中國海油,則無疑會誤導企業放下對社會承擔責任的自覺性,認為中國的海洋污染也是白污染,不用負責,引發商業文化的系統性倒退。

  企業存在的意義,從經濟角度,是為了追逐利潤;而站在社會立場,則是提供服務價值。提供的價值越大,企業從社會獲得的收入就越多;反之,企業則不僅難以做大、做強,反而時刻會有倒閉的危險。所以,理性的企業往往會十分在意企業的形象,自願約束逐利衝動,依據社會道德及法治原則來展開經營活動,以此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贏得市場承認,達成百年長青的夢想。

  然而,商業的複雜性在於,並非所有的市場都在給予企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激勵。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企業會選擇逃避和推脫責任,放棄社會義務。康菲對溢油事故的處理就證實了這一點。

  康菲是一家有知名度的大公司,一向有責任感,信譽也比較好。但康菲如今卻一反常態地蠻橫,無禮到突破道德底線的程度。

  康菲謊話連篇,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公眾和政府部門,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完全沒把中國的法律、行政權益、公眾利益及自身形象放在眼裡,甚至還對媒體直言:“我們就是騙你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