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康菲10億賠償如何撫慰漁民受傷的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0 13:58:11  


  經過農業部推進,蓬萊油田溢油事故漁業索賠問題經過行政調解,康菲出資10億人民幣,用於解決河北、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和補償問題;另外,康菲和中國海油分別列支1億元和2.5億人民幣,用於天然漁業資源修復和養護等方面工作。(1月25日中國新聞網)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大潮中,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自然會最大程度地追求經濟效益,但與此同時,必須要恪守誠信,必須要肩負起自身本該擔當的社會責任。然而,作為一家知名跨國企業,康菲公司在整個漏油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卻充分暴露出自身的“醜陋”。從事件起初的推托,到後來的滿口謊言,再到欠缺誠意的道歉等,康菲公司的表現著實令公眾大感失望。

  從康菲公司在處理漏油事故過程中的“兩面三刀”,恰恰也反映出相關監管部門的乏力與對問題企業的大肆縱容。事實上,倘若沒有廣大媒體持續的施加壓力,如果不是公眾的廣泛關注,也許,康菲公司絕不可能拿出10億元資金來對漁民進行賠償。無論如何,經過諸多的波折,對於那些受到傷害的漁民來說,如今他們終於盼來了“曙光”。

  不過,要想讓10億元的賠償實實在在落實到農民頭上,恐怕還需要諸多配套舉措。對於國家審計部門來說,必須要及時跟進,切莫讓本該屬於漁民的錢,被一些不作為的監管部門或者少數官員所“截留”,否則的話,只會讓本已受傷的漁民更受傷。因康菲公司的污染導致大批漁民“受傷”,因此,漁民獲得賠償理所當然,然而,廣大漁民為了討回這筆賠償金,可謂是費盡周折。

  而今,漁民們終於盼來了賠償,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必須要不折不好地做好理賠工作。當然,康菲公司耗資10億元為自身的污染問題而進行“埋單”,這也給當下諸多企業敲響了警鐘。對於廣大企業來說,理應做好超前防範工作,切莫等到污染事件發生後再去“補償”。而對於監管部門來說,必須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對於存在污染隱患的問題企業,絕不能對其姑息縱容。(時間:1月26日 來源:中國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