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30日電/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馬英九勝選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在預言兩岸關係時,幾乎所有的想定都是正面發展,毫無疑問馬英九的連任,在相當程度上,是得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此,理論上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必然進一步得到穩固,然而在短短的4年,兩岸關係能走多遠恐怕會受制於下列因素。
第一是馬英九所說,“未來4年沒有連任壓力,但是有歷史評價的壓力……為‘國家’社會、歷史留下典範。”馬英九說對了,任何人都存在於歷史之中,又以自己的作為去加添歷史,所以人的行動也就受制於歷史,但對馬英九而言,所指“歷史”為何?是“中華民國”的歷史,或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還是台灣的歷史?
再來是“評價的壓力”,如果馬英九所謂的“歷史”是台灣歷史,馬英九第一任期的評價只是“化解危機”的領導力,第二任期則在前一任期的基礎上,繼續將兩岸ECFA協議逐步談妥,付諸實施,再與國際簽訂FTA,建構台灣的經濟自主,則馬英九的歷史評價大體只會偏重在“經濟發展”。
如果馬英九所指的歷史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目的,絕不是以經營台灣為滿足,志在逐鹿中原,問鼎九州。馬英九必須進一步體會中國國民黨十三全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現階段大陸政策”,以及《國家統一綱領》,才能在大陸政策上表現出積極、進取和自信,如此,歷史評價將不僅是“經濟”成就,也會在“議題規畫”、“公眾說服力”上獲得肯定。
如果馬英九看的是“中華民國”的歷史,則是以中國人的角度看自己的“歷史評價”,他需要以中華民族現代性的立場,重新解讀清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換言之,以一種更未來的觀點,來理解中華民族數百年的歷程,在兩岸之間究竟保存了什麼,放棄了什麼,有那些是相互借鑑的,在東西方之間,以平等的視野檢視東西方的文獻,從而在中華文化中引導出現代性的新價值,與西方現代化的價值對話。
第二是民進黨的反省能力。民進黨敗選後,認為“兩岸關係”薄弱是主因,從而希望在黨內進行一次大辯論,但是也有聲音認定是國民黨贏在執政優勢和組織動員。
這說明民進黨對“台灣”的思考在空間上的侷限性,特別是綠營群眾的視野,幾乎形成一種“綠營心態”,類似林語堂形容中華民族是“土著”,安土重遷守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久而久之就困於島嶼,只知有己,不覺有人。民進黨的菁英如果不能帶領支持者走出島嶼,開放自我,很難感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果真如此,縱使台灣人民在某次選舉中選擇民進黨,其也無法引領台灣真正揚帆起航,迎接未來。
總之,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要面對的是歷史,即時間的壓力;民進黨要面對的是地理,即空間的壓力。這兩個台灣主要政黨若在選後都能回歸自身問題,國民黨必須教育台灣人民重新正視自己民族的歷史,才能以未來的眼光肯定今日的作為;而民進黨必須引導群眾開放存在的空間,才能以全球視野修正當前心態,從而在兩岸關係上邁出健康的步伐,台灣的兩岸關係論述才能超越中共思維,北京也無從反對,只能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