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財長”劉憶如 稅改要顧中產階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0 15:25:31  


  中評社台北1月30日電/聯合晚報特稿說,從“經建會主委”轉換到“財政部長”職位,劉憶如被外界認為是新財經“內閣”的大黑馬;很多人認為她跟財政、賦稅沒有淵源。但檢視劉憶如一路在學界、政界的投入脈絡,她過去參與“國家”稅制、財政改革,不遺餘力;就她個人而言,接任這個職位並不是意外。從她過去發表的文章看,她強調財政改革必須檢討支出;而稅改,她則將為中產階級爭公平正義。

  從經發會時期擔任委員,到2001年扁政府時期受邀擔任“行政院”財政委員會委員,2008年馬政府的“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劉憶如都沒有缺席,她關切的是十年財政平衡的議題,因此,在擔任“立委”期間,她曾質疑過“國家財務長那裡去了?”當時她質詢前“財政部長”林全,如何實踐及規畫“國家”穩健的財政,那時對林全回答“財政部長”只管收入不管支出,她很不滿意。她認為“國家”“財政部長”其實就是“國家”財務長,她警示,財政失衡將引發貨幣危機,就如同歐債危機一般。待過民間企業的劉憶如,未來如何充分運用民間資金,以彌補日益虛弱的“國庫”,以免政府無止境舉債,步向歐洲國家債信降低的後塵,還有“國家”財政平衡及政府用的錢誰來買單,都將是她任“財政部長”的很大挑戰。

  “該有人顧到中產階級了!”

  劉憶如認為,財政是收入及支出雙方面的問題,而租稅問題,則不只收入面的問題,更涉及廣泛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她就曾以遺產稅該不該廢,為文疾呼,“該有人顧到中產階級,為他們發聲說話了!”

  劉憶如在扁政府時代就以學者身分,參加財改會,在“立法委員”任內,對“國家”十年財政平衡、個人最低稅負制條例,多所著墨;她在馬政府上台後就進入“副總統”主持的財經諮詢會議,就大力倡提消費券,事後也證明消費券用退稅方式刺激消費,利益回歸人民,的確是有用的。

  而她也參與過馬政府的賦稅改革委員會,後來在“經建會主委”任內,於“總統府”財經月報中,與陳冲及彭淮南討論出奢侈稅,建議打擊房市投機。而且應該徵收的是頻繁交易的炒作者重稅,定義上應是像國外的房地交易稅,且是要有配套。例如實價登錄制度實施後,穩健的作法是再分階段做實價課稅,不可能一步就位。她也主張如果是為工作及小孩教育,短期內換屋,不應課奢侈稅,奢侈稅也列出此被稱為“劉憶如條款”的例外不課稅情形。

  “讓大家忘掉證所稅這件事”

  至於外界疑慮新財長會重提證券交易所得稅、財團減稅等疑慮,劉憶如過去曾在某場合說過一段話,“讓大家忘掉證所稅這件事,而且未來財政及賦稅改革追求的應該是中產階級的最大利益,而非財團或有錢人的利益。”

  宇昌案效應會在“立院”延燒嗎?

  不過, 雖然劉憶如有豐富總經、“國家”財政及賦稅經歷,但選前因宇昌案直接挑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反對陣營結下的樑子,未來劉憶如在“立院”遭遇的責難或者施展政務可能的阻礙,則是可以想像的,這也將是她的最大挑戰。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