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美國重返亞洲並非全為中國 可以看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1 08:53:27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環球時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的文章,過去三年美國高調“回歸”亞洲,而且一年比一年明顯,給中國帶來了一些顯而易見的消極後果。比如說,南海問題變得突出,周邊一些傳統上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國家(如緬甸)出現一定“離心”傾向,而另一些國家(如日本、印度)的對抗姿態日益嚴重。這些後果自然會引起中國媒體和公眾的重視。但美國是否即將像遏制蘇聯一樣遏制中國,還存在商榷的餘地。

  美國“回歸”亞洲的原因相當複雜,至少有以下五個:首先是地緣政治原因,這與中國直接相關。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在亞洲影響力的擴大超出美國的預期,美國如果不做反應,可能就讓出亞洲,所以美國急需回來與中國競爭地區影響力。

  第二是地緣經濟原因。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勢頭非常好,雖然中國起關鍵作用,但其他國家如印度、越南、印尼、韓國的發展也非常不錯。從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講,它需要在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地緣經濟的原因不完全與中國相關。

  第三是中國周邊地區集體出現一種心態,就是“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出於對中國潛在的擔心而集體要求美國回來。1993年,馬哈蒂爾提出建立東盟地區論壇時,是要將美國“趕出”這個地區,而現在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中國周邊鄰國都在邀請美國回來。這對美國戰略家來說是十分難得的機遇。這個原因與中國間接相關。

  第四是美國國內政黨政治原因,奧巴馬政府希望突出小布什政府過於關注反恐、關注中東地區而忽略亞太地區的政策“犯了錯誤”;如果能彌補這個錯誤,回到亞洲並主導亞洲政策,將被看做是現任政府的重要外交成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