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媒:在日美同盟與伊朗問題上日本進退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5 00:11:42  


 
  就在美伊排兵布陣、磨刀霍霍,使波斯灣戰雲密布之際,美國派了財政部長蓋特納出訪亞洲。對此,國外媒體一般認為蓋特納訪問亞洲,主要是為了游說亞洲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配合美國一起制裁伊朗石油出口,此言用在日本確實不虛。蓋特納在日本與野田佳彥首相會談時,就要求日本盡快加入制裁伊朗石油貿易的行列中,而野田卻說:關於伊朗核問題,日本與美國有著同樣的擔心,但是美國制裁伊朗法案卻不能不說會給日本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帶來深刻的影響。從野田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日本對制裁伊朗有自己的想法。不過,蓋特納在與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會談中,還是有了一丁點“收獲”,對於制裁伊朗,安住淳認為,日本將在較早時期有計劃地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不過,安住淳話鋒一轉,又提出一項交換條件:日本將與美國進行協調,把與伊朗方面進行資金結算的日本金融機構排除在制裁對象之外。另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財務相安住淳1月13日在內閣會議後出席記者會,就此前他向美國財長蓋特納表示計劃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一事表示:“日本必須與美國及歐洲各國保持步調一致。從安全角度出發,核問題不容忽視。”針對安住淳的發言,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則指出“這只是諸多意見之一”。而就在當天,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在回答記者問及制裁伊朗問題時則認為,制裁伊朗可能會引起原油價格暴漲,這會影響到日本經濟以及世界經濟,所以在運用制裁上要慎重。

  對於制裁伊朗這個國際焦點問題,日本政府要人竟然做出了非常矛盾的發言,這確實有點匪夷所思了,但從中我們也不難認為,日本政府內部對是否禁運伊朗石油問題存在著意見分歧,或者說,日本政府仍在觀望,仍在權衡利弊得失,仍沒有做出最終定論。

  那麼,又是什麼因素讓日本政府在是否制裁伊朗問題上抓耳撓腮、苦於應對、舉棋不定呢?

  這當然應該歸結於去年大地震引發的嚴重核洩漏事故,而核洩漏事故導致日本核電發展停滯,但對日本這個製造業大國而言,電力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核電短缺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電力供需吃緊,電力供需吃緊則會給日本經濟帶來一連串滯後效應,而要想彌補核電缺口,就只能靠傳統的火力發電來解決,但日本本土極端缺乏能源資源,火力發電需大量煤炭、石油與天然氣做主要燃料,這必然會迫使日本加緊從海外進口能源,這又需要大筆的資金。

  更加不幸的是,近日一則震驚日本的經濟消息傳來——2011年日本已淪為貿易赤字國,這就更能證實日本為何在制裁伊朗問題上拖拖拉拉、“顧左右而言他”了。之所以說2011年日本已淪為貿易赤字國,主要歸因於2011年受核電事故影響,日本的化石燃料進口大增,貿易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日本外貿收支出現了2.3萬億日元的赤字,這是自1980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日本今後數年的貿易赤字將會繼續擴大。

  在福島核事故還未完全徹底平息、日本核電何去何從還沒有定論的情況下,日本未來幾年將重新回歸依賴傳統的化石能源即用石油天然氣進行火力發電,肯定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於要轉而重新依賴火力發電,那麼加大針對中東能源外交的力度將是日本必然之舉。

  但是,加大中東能源外交力度,就無法回避伊朗問題,伊朗既是日本石油進口重要國家,又占有波斯灣航運要衝——霍爾木茲海峽地緣優勢,如果伊朗真要掐斷霍爾木茲海峽,也就是等同截斷了日本從其他海灣石油進口國的航路,這個“油斷”的痛苦將使日本無法忍受。

  可話又說回來,快速加入美國制裁伊朗的行列,雖說對日美同盟有了交代,盡了作為美國盟國的義務,但是日本國內的能源短缺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是去求助於美國,還是另尋進口石油出路,這可是今年最考驗日本外交智慧的煩心之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