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中國製造業王國的寶座能坐多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5 16:54:38  


  中評社台北2月5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2012年國情咨文,宣布成立貿易執法小組,以有效對付中國等國家對國內廠商提供低利貸款、補助及放任盜版等做法,使美國製造業能夠重新奪回就業機會。他說:“在中國等地經營成本正不斷提高,美國的生產力卻愈來愈強,因此我們現在很有機會使製造業重回美國。”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說,針對美國這種“好馬要吃回頭草”的雄心,大陸新華社以“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考驗中國”為題發表評論指出:對中國來說,未來很可能得雙線作戰,既要應對來自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對低端製造業的爭奪,又要應對美、日等發達國家對高端製造業的爭奪。

  因此,製造業爭奪戰實是國與國之間在勞動力素質、經商環境、政策制度、基礎設施等軟硬體的全方位競爭,也對中國構成全方位的考驗。

  與此同時,日本財務省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日本出現了1980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凸顯日本近30年來製造業大量移往海外後在貿易上必然導致的結果。看來,一場在全球化大潮流下,全球資源與產業重新配置所導致的巨大經濟、社會、政治效應,已然通過製造業的全球逐鹿而白熱化。毫無疑問,這個趨勢必然會直接、間接牽動到21世紀全球強權間的戰略格局、變化與博弈。

  簡單回顧一下全球製造業王國的演變過程。雖然缺乏翔實資料,但一般咸信,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中國曾是全球長期間最大的製造業王國。18世紀後,工業革命發生,加上資本主義興起,才使英國取代中國成為新製造業王國。英國還進一步通過重商主義、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將全球都納入它的生產與銷售體系,成為一個真正在全球化概念下的製造業王國。之後因美國迅速崛起,英國在1900年前後將製造業王國的寶座讓給了美國。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元氣大傷,殖民地紛紛獨立,國勢江河日下,美國反而乘勢壯大。二戰之後,更將軟硬競爭力發揮到了極致,吸納全球人才,控制全球資源,掌握全球市場,成了整整一個多世紀的製造業王國。直到2010年,才將製造業王國的寶座轉交給了中國。

  中國尤其是中國製造業的再度崛起,是幾乎所有當代人親眼目睹的過程。中國的優勢是大量廉價而素質優異的勞動力、將此一勞動力能量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全球化提供的全球市場大機遇。但很明顯的,這30年的崛起雖讓中國重登全球製造業王國的寶座,但也產生了兩種效應:一是其他發展中國家見賢思齊,特別是擁有類似勞動力優勢的國家;二是製造業大量移往中國的先進發達國家如美、日等,因不堪就業機會的流失而發願要重振製造業。

  兩種效應的性質雖不同,但分別從低端及高端兩頭對中國大陸構成了巨大的挑戰。於是,一個令人好奇而又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剛剛重登製造業王國的中國,在這個寶座上能坐多久?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而且必須從理論與現實兩方面去探索。理論上,任何一個產業的出現、存在與壯大,都不脫離供與需兩個條件。就供給而言,製造業發展需要的條件有高素質廉價勞動力(低端)、高素質科技人才(高端)、廣泛的基礎建設;這些條件,中國大陸無一不備,而且潛力雄厚。就需求面而言,主要條件就是市場。英國當局靠殖民帝國主義掠奪市場,美國靠資本主義廣告、行銷、通路拓展市場,中國則還有至少總人口一半以上的基本民生需求有待滿足,充分掌握了市場的地緣與人緣優勢,但相對還不太成熟的是政策與制度。 

  21世紀的全球製造業王國之爭,誰主浮沉,答案由時間決定,但過程肯定是激烈而又精彩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