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美軍能否HOLD住 取決於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7 00:11:50  


資料圖:2008年4月2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詹姆斯‧康威上將登上中國海軍新型登陸艦檢閱水兵儀仗隊。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猜測美國近期在西太平洋地區調整軍事力量部署、加強軍事聯盟的意圖可以有無數觀點,可能是為了強化軍事帝國的全球主宰地位,可能是為了確保其亞洲聯盟體系各成員的忠誠度,可能是為了保持對關鍵水域的控制權,也可能出於軍事工業集團的營銷策略,還可能只是配合奧巴馬總統的競選活動等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其實,美軍強化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部署和聯盟體系,並不斷推動實現兵力前置,其動機表述起來的確很複雜,光美國人自己就不斷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面對不同的談話對象改變調門。但所有這些五花八門的表述,最根本的差別只在於一點,那就是到底是不是在針對中國,其它所有的表述差異都是因之而起的,只不過是為了威懾或安慰或鼓勵談話對象罷了。在營銷概念方面,能超過美國人的還真不多見。

  不過,僅僅將美國人各種各樣的表述理解為概念營銷顯然是很危險的。實際上,從聽上去和中國無關的確保南海“航行自由”到捍衛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再到明顯針對中國的調門高低不同的各種“遏制論”,就其需要的物質力量來說都是一樣的,都需要美軍實實在在地加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戰鬥能力。基於戰鬥力的軍事威懾能力的增強是實現所有這些“不同”意圖的共同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戰略態勢和戰略意圖是互相影響的,意圖需要並且可以根據態勢的改變而不斷調整的。同樣的軍事力量在不同的地區應對不同的形勢所能發揮的效應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步兵班駐守在一個村莊旁,既可能是一支偵察力量,用來摸清遠處山區中對手的虛實;也可能是一支威懾力量,用來恫嚇村中手無寸鐵的居民;當然,還可能淪為“人質”——假如其周圍的對手作戰意志更堅決作戰能力更強大的話。美軍在西太平洋部署的當然不只一個步兵班,道理卻是一樣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