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敘利亞面臨軍事打擊的日子迫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8 11:30:05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7日發表社論說,在中東目前有兩個戰爭熱點,一個是伊朗,一個是敘利亞。伊朗涉及核子武器危機,而敘利亞則涉及大規模血腥鎮壓示威的民眾和反對派。本來,隨著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發表伊朗正在進行有關核子試驗的報告後,歐美即刻推動強化版的經濟制裁案,其中包括歐盟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全面抵制,而美國和以色列將實施空中精確打擊的傳言甚囂塵上,美國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也迅速在相關地區集結,戰爭陰影迅速加濃。幸好,伊朗強硬派當局在表面上“針鋒相對”的同時,適時釋放出許多妥協的資訊,包括伊朗絕對不會封鎖荷姆茲海峽,德黑蘭願意與原子能機構合作,來公正檢查伊朗核子試驗,等等,相應把危機拉低。這樣一來,就再度突出了敘利亞危機的嚴重性。 

  社論說,剛剛過去的週末,聯合國安理會對由摩洛哥提出,阿拉伯聯盟支持的要求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下台的決議案進行表決,美法英等13個安理會成員投下贊成票,但是,繼去年10月之後,俄羅斯和中國第二次使用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讓這個通過外交途徑來制止敘利亞戰爭可能性的提案胎死腹中。本來,這個阿盟主導的決議案,是希望阿塞德交權給副總統,然後當局與反對派舉行和平談判,讓敘利亞政局穩定,讓改革上路。但是,俄羅斯和中國看到,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基於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野後受到嚴厲審判的前車之鑑,不可能自動放棄權力,而是要堅持到底,因此,安理會的決議案肯定就是“禁飛區”設置的前奏,更是北約國家大規模軍事干預的一環,利比亞的劇情將要在敘利亞重演,因此投下了反對票。 

  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反對票,阿盟很沮喪,美法等西方國家更是憤怒異常,指責俄羅斯和中國“綁架”了安理會,坐視敘利亞人民被殺戮。其實,俄中的這兩張否決票,代價並不菲。因為從國際社會的眼光來看,十多個月的“阿拉伯之春”運動,敘利亞政府的鎮壓最為血腥,敘利亞民眾的犧牲最為慘重。光從去年10月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民眾在鎮壓中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000人之巨,更離譜的是,在安理會投票的前一天,竟然有多達200人以上的示威者,在敘利亞反對派重鎮赫姆斯遭到當局坦克車和迫擊砲的攻擊而喪身,俄羅斯和中國在這樣的時刻投下否決票,得罪了敘利亞民眾和阿盟不說,也得罪了西方國家的民眾。 

  社論稱,在這種情況之下,除非俄羅斯和中國能夠說服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不再向示威民眾開槍開砲,或者說服敘利亞人民不再走上街頭,否則敘利亞的流血慘狀將會加劇,最終給在阿盟支持下對敘利亞動武的北約國家找到足夠的理由,拋開聯合國的機制,獨自對敘利亞動手。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已經認識到,對敘利亞政治強人動手,可以一箭三鵰,收穫多重利益。一是收穫敘利亞和國際社會民意民心的支持;二是對伊朗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讓伊朗當局“懸崖勒馬”;三是藉此分化中東伊斯蘭勢力,擴大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由此可見,安理會決議案的流產,非但沒有減少敘利亞發生戰事的機遇,相反,讓敘利亞處於迫在眉睫的戰爭危機狀態。

  社論稱,試想一下,如果在未來一周,敘利亞示威抗議力量與反對派聯手,在包括首都在內的各大城市展開大規模的示威抗議,而政府也一如既往重兵重砲鎮壓,數以千計的民眾倒在血泊之中,那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將會沒有選擇而進行軍事干預。說實話,準備軍事行動所需的時間,比準備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所用的時間要少得多,前者簡單,後者複雜。從這個角度來看,敘利亞今天面臨的戰爭危機,比以往要大很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