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是時候歡迎民進黨人到大陸看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8 17:07:07  


蔡英文未來會訪問大陸?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台灣大選後,曾一度擱置的大陸省級領導人訪台活動,將恢復進行,很快就又將會看到各種採購團、親善團不斷絡繹於途地活躍於寶島南北;而開放陸客赴台“個人遊”,也將擴大到廣州、深圳等城市。另一方面,民進黨敗選後,一些骨幹人物陷入迷茫,對民進黨未來的政治發展前途意見分歧,但已有包括謝長廷在內的一批人,主張民進黨應向中間靠攏,甚至修改“台獨黨綱”,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則聲稱,蔡英文可利用辭去黨主席後“沒有任何黨職”的無事一身輕階段,到外面進行訪問,也可以到中國大陸走走看看,未必不是黨主席就無法累積聲望。

  新華澳報刊登富權的文章分析認為,郭正亮的這番話,雖然是站在為蔡英文重新出山積累政治資本的角度上來說,但從逆向思維理解,卻也向北京提供一個思考方向,目前正是“做民進黨人工作”的好時機,應當落實有關“歡迎民進黨人到大陸參訪”的承諾。

  其實,私底下,已經有不少民進黨人曾經公開或不公開地訪問大陸,甚至與大陸相關單位、人士建立關係。儘管未必能改變其基本政治立場,但他們在經常前往大陸參訪考察後,實地瞭解到大陸的改革開放成果,起碼也減輕了那種“仇共”、“恐共”心態,甚至在關鍵時刻,還能因應歷史潮流,作出正確的抉擇。其中,又以“新潮流系”在的轉變最為顯著,從當初的堅決主張“強本西進”,到後來的樂見於兩岸關係發展,以至被黨內“獨派”勢力打成“十一寇”。這其中,固然有不滿陳水扁貪腐的因素在發揮作用,但更主要的就是一些“新系”人士經常到大陸參訪後,逐漸改變自己的兩岸觀感。而現在不少民進黨人正處於敗選後的徬徨無助狀態,北京倘能爭取到更多的民進黨人到大陸走走看看,可能會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陸方面一慣認為廣大民進黨成員與極少數頑固“台獨”份子是有區別的,因而希望廣大民進黨成員能夠真正瞭解台灣的歷史,深刻體認兩岸同胞同宗、同文,全面瞭解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和世界大勢,切實體認“台獨”是行不通、必將失敗的。為此,大陸領導人和國台辦都曾經多宣佈,歡迎民進黨人到大陸走走看看。 

  實際上,廣大的民進黨員,並非都是頑固的“台獨”份子,更非鐵板一塊。當年民進黨成立時,聚集在民進黨大旗之下的,既有“台獨”原教旨主義者,也有不滿國民黨政權的“黨外”鬥士,亦有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愛國者。從謝長廷建議民進黨採用的黨名--“民主進步黨”的詞意中,就可知當時這批政治人物的組黨目的,主要是爭取民主,促進台灣政治社會進步。正因為如此,在國民黨政權仍然堅持“三不政策”之時,就有民進黨人要求國民黨政權以人道主義精神開放老兵返鄉探視,並在實質上做了大量的服務工作。後來,李登輝在包括民進黨在內的“黨外”壓力之下,實行民主政治,開放民主選舉,民進黨的“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口號就失去了號召力,才使原來是民進黨的次要矛盾的其中一部份黨員的“台獨”訴求上升為主要矛盾,並成為民進黨的主訴求。但是,黨內仍有“非獨”或“緩獨”力量在作制衡。他們或是出於理念(如“美麗島系”),或是出於現實選舉鬥爭需要(如早年的陳水扁),或是淡化了“台獨黨綱”原訂文本中的極“獨”色彩,或是抬出“台灣前途決議文”來擱置、替代“台獨黨綱”。到了近期,鑑於台灣經濟對大陸市場倚賴甚重的現實,就連過去堅持“固本漸進”的“新潮流系”,也轉而對兩岸經貿交流持積極態度,並對黨內政治抱有強烈的改革訴求,因而支持與之結盟的蘇貞昌推出“蘇修路線”,要“修正”陳水扁的兩岸經貿政策。至於已獲民進黨確認為“總統”參選人的謝長廷,更是認同“憲法一中”,並主張推動兩岸經貿發展。儘管黨內仍有少數頑固的“台獨”份子在興風作浪,但民進黨內的健康力量正在上升。即使是有一小部份政客經常把“台獨”掛在口上,但也是屬於選舉語言居多,或是“有賊心,無賊膽”,或是“只敢口說,不敢真做”。因此,如何應對選後民進黨的變化、分化,確是有必要預定後動。

  在這方面,中共是擁有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的。從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到全國各地白區的地下工作者,都是優秀的統戰工作者。他們嚴格區分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打擊一小撮,爭取一大片,把多少國民黨政界、軍人爭取過來。可以說,中共之所以奪取得全國革命勝利,統戰工作功不可沒。正因為如此,中共才把統一戰線工作列為其“三大法寶”之一;也正因為如此,蔣介石在敗退台灣之後,對“統戰”一詞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並予以妖魔化。直到近年,台灣地區的一些公務員,一聽到“統戰”一詞,就流露出很強的恐懼感。但惟其如此,才顯得大陸方面在進行對台工作時,更有必要充分宏揚過去行之有效的統戰工作傳統和經驗,嚴格區分兩種性質不同的矛盾,團結大多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將打擊目標鎖定在極小的範圍內。這樣,是有利於加速民進黨的分化、分解,抬升台灣地區的健康力量的。

  在此背景之下,二零零一年一月錢其琛曾表示,歡迎“廣大民進黨員”到大陸訪問,後來賈慶林更提升為要“接觸鐵桿泛綠”。此後,有不少民進黨黨員中的議員、學者、商人到訪大陸,還有人在大陸投資變成了大陸台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曾到過大陸的民進黨人,其思想後來都有了程度不同的變化。如“新潮流系”前總召段宜康,受邀出席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儀式,及另一位“新潮流”重要成員李文忠攜家人到雲南旅遊後,都成了積極推動黨內改革及兩岸經貿發展的“十一寇”之一。

  目前正是做民進黨人工作的好時機,不要再錯過。即使是蔡英文,也可歡迎她到大陸瞭解。儘管她曾奉李登輝指示研擬“兩國論”,也儘管她在這次“總統”選舉中反對“九二共識”,但畢竟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台獨”,而是在選戰後期還積極向中間靠攏,因而是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公開表態歡迎她到大陸走走看看的。斷絡繹於途地活躍於寶島南北;而開放陸客赴台“個人遊”,也將擴大到廣州、深圳等城市。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