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美對伊動武 不合時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0 00:22:19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美國和伊朗之間針鋒相對的報道頻繁登上國際各大媒體的頭版。從美國航母現身波斯灣到伊朗舉行數次軍事演習,從美國、以色列表示沒有放棄戰爭到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可以說,海灣上空一時間戰爭烏雲密布。但從2月5日至今,美國總統奧巴馬突然降低了聲調,聲稱海灣地區爆發戰爭將是破壞性的,目前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仍有可能。

  解放軍報文章稱,其實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就屢次以戰爭手段解決了南聯盟、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多個對手。這次,在與伊朗這個結怨30餘年的宿敵進行多日的對峙之後,美國為何突然“心慈手軟”不想打了呢?

  從時機來看,美國還未做好發動戰爭的準備。2001年以來,美國相繼發動和參與了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三場戰爭,雖然贏得了勝利,並在上述國家成功啟動了“民主樂土”的建設,但也為此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引得國內民眾怨聲載道。同時,自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使美國的財政赤字與民眾失業率連攀新高,其嚴重程度遠非伊拉克戰爭前的情況可以比擬。倘若此時美國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非但無法轉嫁危機,反而還會惹火上身,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一旦戰事進展不利,更會對年底的總統大選造成不利影響,這是任何美國政府都不得不認真掂量的。

  從對手的實力來看,美國也不會輕舉妄動。比起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等之前幾個對手,伊朗要難對付得多。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其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實力僅次於以色列和土耳其。伊朗擁有戰鬥力較強的40餘萬正規軍和13萬革命衛隊,中程彈道導彈也足以覆蓋以色列全境並對周邊美軍發動攻擊,這具有相當的威懾作用。伊朗手中還握有一個“撒手鐧”,就是在面臨政權被顛覆的情況下,封鎖海灣地區通往印度洋的唯一水道霍爾木茲海峽,同時攻擊中東所有的油氣設施、油輪和輸油管道,與美國拼個“魚死網破”,這是石油進口大戶美國所不願看到的。另外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伊朗的核設施較為分散且隱蔽,而美國和以色列至今尚未掌握有關其位置的完全、準確的情報,這使美國和以色列難以聯手對伊朗實施類似於1981年對伊拉克核設施進行的“外科手術式”襲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