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習近平訪美 中美建構雙贏的利益共同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9 22:16:07  


 
  習近平說,“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我們歡迎美國為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顧亞太各國的重大利益與合理關切。”他在與美國高層密集會見及各種場合一再作出這樣的表態,表現出中方的大國氣度,也希望美國政商界“將心比心”,真正以新思維看待中美關係大局。

  同時,“利益共同體”並不只是政治外交理念,更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經貿概念。在中美構建“利益共同體”的過程中,產業和企業的合作非常重要,此次隨同習近平訪美的有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中糧集團董事長甯高甯、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等一批商界大腕,透露出中方對經貿合作的重視。

  經貿產業的共利關係 

  文章說,從資料上看,中美建交33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80多倍,去年已達到4466億美元,今年更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近10年來,美國對華出口增長468%,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這樣,中美已經成為世界上經貿往來規模最大的雙邊國家。

  在產業領域,雙方實際上也已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美國通用汽車儘管在國內遇到困難,但在中國市場的利潤仍在大幅增長,波音公司的不少零部件是在中國製造的,而中國的“大飛機”項目也從美國購買一些核心部件。在資訊產業,聯想、戴爾、蘋果等跨國公司都在對方國家獲得很大發展,利益交叉的經貿關係在中美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而被習近平形容為“壓艙石”和“推進器”。

  可見,合作共贏已是中美之間的既成事實,只要雙方決策層擺脫極端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和冷戰思維的干擾,就能夠如習近平所說“做朋友、做夥伴”,選擇“唯一正確的選項”。

  至於美國在人民幣匯率、智慧財產權以及敘利亞衝突、伊朗核等問題上提出的意見或批評,中方並未完全擋回去,而是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分歧,一方面認真分析美方觀點,正視自身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文章說,另一方面也就中國的核心利益提出訴求、建議,爭取對方理解。這樣,雙方互相從建設性的角度對待敏感問題,就能夠擴大共識,在各領域構建並擴大“利益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