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稱中國準備購48架蘇35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6 18:29:37  


 
  俄媒稱,來自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俄方不僅想努力保持自己在中國武器市場上的地位,還試圖防止中方將來仿制俄制飛機,並以傾銷價格向第三國市場兜售。俄方認為自己的擔心不無道理,聲稱中國的殲-11戰鬥機實際上就是俄羅斯蘇-27的仿製品,殲-11與蘇-30類似,而FC-1“梟龍”則拷貝了米格-29的技術。在此方面,俄羅斯所有飛機都已被中國工程師掌握。另外一段歷史則與蘇-33艦載機有關,中國詳細研究從烏克蘭得到的蘇-33的試驗樣品機T10K,成功研製出了與蘇-33類似的殲-15艦載殲擊機。最新的仿制努力與蘇-30MK2殲擊機有關,其中國版產品殲-16已在沈陽飛機工業公司研製成功。

  俄聯邦政府消息人士提醒稱,俄羅斯原創產品和中國仿製品已經在第三國武器市場上發生了衝突。2009年米格-29和FC-1梟龍在緬甸市場狹路相逢,2010年又在埃及市場正面較量。雖然中國產品在所有技術性能上都不如俄羅斯原創產品,但是它的售價卻便宜許多,約為1000萬美元,遠遠低於米格-29的3500萬美元,競爭優勢相當明顯。儘管俄羅斯最終得到了緬甸價值5億歐元的米格-29戰鬥機採購合同,卻未能和埃及簽署相應的合同。之後俄羅斯開始認真考慮應對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潛在危險。2010年7月俄總統辦公廳對外政策管理局甚至還就此問題展開專門研究。

  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表示,中國這次準備簽署合同,採購蘇-35殲擊機,其中一個主要動機就是試圖得到俄羅斯最新技術。他說:“準備採購如此大數量的殲擊機證明,中國人在自己以蘇-27為基礎的飛機研製方面遇到了嚴重的技術問題。通過這次採購,他們將能夠研究新型殲擊機。”

  俄報稱,俄方消息人士透露,儘管中俄已在2008年簽署了有關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框架協議,但是俄方仍然堅持在簽署蘇-35供應合同時簽署單獨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以得到額外的法律擔保。中方暫時沒有給予正面答覆。俄專家卡申認為,即便中國同意在法律上擔保蘇-35的知識產權,實際上也很難遵守相關協議,中俄今後可能還會因此而出現爭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