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糧食安全“四大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7 17:08:30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糧食總產實現歷史罕見的“八連增”,並連續5年超過一萬億斤,標誌著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台階。

  新華網北京報道,打破“兩年增、一年減”的糧食生產怪圈,固然可喜;但 “八連增”後怎麼辦?兩會上,圍繞“糧食增產還能持續多久?”代表委員實事求是,深入剖析。

  “人努力、天幫忙”:“靠天吃飯”改變了嗎?

  “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近八年來,這九個字成為我國糧食豐收的“秘訣”,農業官員每年都會掛在嘴邊。

  仔細研讀發現,“九字秘訣”背後有雙重含義:我國糧食生產雖連年豐收,但仍未能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形象。

  “全區去年糧食實現‘八連增’,‘天幫忙’仍是重要因素。”來自內蒙古的王秀芝代表坦言,內蒙古旱作農業仍占全區60%以上,乾旱是制約農業增產的最大因素。

  “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欠賬太多,水旱災害頻發,已危及糧食持續增產。”來自四川的楊娟代表說,近年來江西安樂河堤壩決口,導致大片農田被淹,雲南連續三年旱災,也給當地糧食生產造成重創。

  正如農業部長韓長賦所說,糧食“八連增”為管理通脹預期、穩定物價總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支撐不夠等挑戰依然嚴峻。

  “八連增”之後怎麼辦?關鍵在持續增加投入,補上農業基礎設施欠賬,逐步扭轉“靠天吃飯”的格局。

  “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投入擬安排12287億元。”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本屆政府將始終把“三農”工作當作重中之重。對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林而達表示:“只要認識清醒,問題就有望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