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日軍方已有釣島戰備方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9 09:05:52  


 
  Q:該報告流露出強烈的對華警惕情緒,認為中國正在加強軍事力量以確保能源資源並與美軍抗衡,報告稱“這將影響日本的安全”。您如何看待報告的這種情緒和判斷? 

  尹卓:該報告對中國近年來海洋力量的發展進行了認真的跟蹤分析和研究,在大量分析材料的基礎上得出的這樣一個“警惕中國”的結論。應該說,這是一份嚴肅的報告,而不僅僅是為了做宣傳的。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日本軍界、安全界對中國海洋力量發展的一種糾結心態:一方面,日本承認中國發展海洋力量是一個自然的事情,因為隨著中國國力增強,海外利益增多,為了維護海洋生命線的安全,中國海軍就要走向遠海,這是中國發展經濟的必要保障。日本承認這個現實。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中國發展海軍力量會打破美日主導西太平洋海域的現狀,對美國和日本的海洋利益構成挑戰。因此,他們利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爭端,渲染中國對美日以及南海周邊國家構成威脅,並由此得出“中國海權威脅論”。

  劉江永:日本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其國防預算每年都在下降,因此防衛省要贏得財政預算上的特別關照,就需要提出“中國威脅論”這樣一個話題。

  還有,日本資源比較貧乏,去年發生大地震和海嘯以後,核能發電基本癱瘓,這提醒日本今後要加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獲取,而海洋油氣資源自然是一個重點。

  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還存在釣魚島爭端、東海劃界以及油氣資源開發問題,日本站在未來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在2010年12月就已正式批准了新的防衛計劃大綱,將中國列為主要防範對象,這至少是未來5年日本的一個國防方針。更具體地說,在未來的5年,日本逐漸將軍事戰略重點轉向西南島嶼——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未來的軍事裝備、軍事部署都要以此為基準。

  另外,中日關係存在結構性矛盾。日本擔心中國軍力的發展會取得東海乃至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制空權。因此,只要中國海軍在東海海域有活動,包括中國海軍穿越宮古水道進入太平洋等,日本都極為敏感。日本不斷地製造一種說法,即中國要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即美國的關島等。日本的這些反應,某種程度上講,是針對中國未來有可能統一之後,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一種戰略考量和部署。

  中國提出“和諧海洋”並非口號 

  Q: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日本這樣一種考量和部署呢? 

  尹卓:這其實並不是新東西。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海洋問題上,日本一直採取使矛盾尖銳化的態度,尤其是在釣魚島問題上。但是,在2011年出台這樣一個報告,且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應該說,當中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太。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說白了,就是拿海洋問題說事,尤其是拿南海問題說事,企圖以南海問題為抓手,讓美國的重返變得名正言順。同時,還能起到挑撥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