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原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向中國學習宏觀調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9 11:27:52  


 
  這種“三管齊下”的做法、加之人民幣升值步伐的適度加快,顯示出中國利用宏觀政策穩定經濟的本領已是越來越高超。
 
  去年夏天,中國央行積極地將其政策利率(此處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利率——譯者註)一路上調至6.5%,達到與總體通脹率峰值持平的水平。如此一來,中國央行不僅終止了負實際利率造成的過量寬松,還得以安排了一輪“被動的”貨幣緊縮——2011年下半年,食品價格和總體通脹率在行政措施的乾預下有所回落,短期實際利率因此升至2%。
 
  這是經典的、最佳狀態的央行調控。中國的貨幣政策“武庫”中擁有充足的“彈藥”——即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和正短期實際利率——可根據不同的形勢來動用相應的“彈藥”。相比之下,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已用光了傳統的“彈藥”。它們紛紛步日本央行(BoJ)後塵,將各自的短期政策性利率下調至近零水平。
 
  結果,全球主要央行不得不依靠未經檢驗且毫無把握的註資操作,把它當作貨幣調控的主要手段。這種局面何時能畫上句號、以及它會對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導致通脹、是引爆又一輪資產和信貸泡沫,還是促成某種兼而有之的局面),誰也說不準。
 
  倘若中國經濟出現滑坡風險,中國當局擁有充足的空間放鬆貨幣政策。隨著經濟活動逐漸放緩,他們已開始適度放鬆銀根,將存款準備金率兩度下調50個基點。下調後的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20.5%。
 
  與此同時,在實際政策利率為2%、且其隨著總體通脹壓力緩解很可能小幅升高的情況下,即使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採取傳統貨幣寬松政策的空間也依然存在。而既無降息空間又背負龐大預算赤字的西方國家,則沒有這種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