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核恐懼,日本看不見的敵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2 00:13:45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地震,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日本福島核電站。9.0級地震,高達16米的海嘯巨浪,核電機組連續發生氫爆,使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完全曝露了危機下的脆弱。

  南方日報文章稱,一年過去,日本迎來了“復興元年”。儘管地震留下的廢墟依然觸目,失去親人的痛苦正慢慢煥發為重建的勇敢。然而,核事故帶來的殤逝如影相隨,褪不去的“核殤”正給世界上著一堂“生於憂患”的公開課。

  “核”恐懼:看不見的敵人

  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核事故由原先的4級定為最高級7級。這在核能利用史上,只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有借鑒意義。

  “但切爾諾貝利是短期高強度輻射,而福島將經歷長期低強度輻射,福島居民是否會在數年以至數十年後患病,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福島華人華僑總會會長竇元珠說,所以對受災的人們來說,核洩漏是沒有先例可循的災難,“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恐懼,而且還看不見”。

  “日本人不太愛表達,他嘴上不說,但行動上已經體現出來,就是對核污染的一種恐懼。”新華社駐日本記者郭一娜剛從日本災區探訪回來,她舉例說,“比如有一些日本人以前是小雨不打傘,現在每天都要盯著第二天的天氣預報,如果要下雨肯定打傘,因為降雨裡面也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質。”

  “政府發言人總是說不會立即影響健康”,居住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大約60公里的梨香(Rika)在MSN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現在從不開窗戶,也不在戶外曬衣物。此外,她還堅持服用促進新陳代謝的藥物,以求把輻射排出體外,甚至已經不想要孩子,“怕生出來的小孩畸形”。

  在距離福島核電站三四十公里遠的福島縣磐市,市民自發成立的“市民核輻射測量室”同樣備受關注。該核輻射測量室是去年11月市民自發捐款成立的機構,具備食品污染測量儀和人體輻射儀等設備。其中,人體輻射儀已經為1000人進行檢測,進行食品污染檢測的預約已經排到4月份。

  “唉!”梨香嘆氣說,“很多人在努力恢復重建的同時也深感不安,也許核事故一天未完全消除,大家都很難擁有新的開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