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災後重建,日本須過三道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3 00:49:51  


這是3月11日拍攝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到四號反應堆(左至右)。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3.11”大地震昨天已過去整整一年。這其間,日本政壇經歷了一次換相,經濟跌入低谷,“核電”蒙上陰影……種種跡象表明,日本的“元氣”在這一年中逐步恢復,但仍面臨多重難題。

  錢江晚報文章稱,一年前的核洩漏事故動搖了日本公眾對核電站安全的信任,曾經占據日本電力供應30%江山的核電站4月末將完全停止運轉,預計今夏將出現大面積的電荒;旅遊業恢復緩慢,遊客人數現在為2010年同期的30%;幾乎所有日本家電與電機企業都提前宣布陷入“經營赤字”。日本災後三大憂,該如何化解?

  核電業:民眾失去信心 政府制定全新安全規範

  去年3.11日本大地震後,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不同程度出現事故,導致放射性物質持續外洩。這一嚴重核洩漏事故動搖了公眾對核電站安全的信任,此後日本多座反應堆停止運轉。目前在日本全國54座反應堆中,僅剩兩座仍在運轉。

  目前,日本民眾仍生活在福島核洩漏事故陰影下,身心俱疲。從曾經的“核能立國”,到如今“談核色變”,日本民眾被摧毀的,不僅是過去的生活,也是對核能的信心。在脫核還是不脫核這個關鍵問題上,日本正面臨兩難選擇。

  在“3.11”大地震一周年之際,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1日宣布,將在政府內設立核電安全監管部門——核電監管廳,並制定新的核電安全規範。

  野田在首相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日本政府從福島核事故中得到的最大教訓是,核電安全沒有神話,今後政府要制定全新的、最高水平的核電安全規範。

  他說,政府將在三方面加大災區廢墟處理的力度。首先,要制定各地方政府分擔處理廢墟的指導方針,包括處理標準和處理方式;第二,擴大水泥廠等民間企業接收再利用廢墟的規模;第三,實現政府各部門一體化管理。

  另外,日本擬投萬億日元用於清除核污染,將進行新能源革命,如太陽能與地熱、溫泉發電、海上風力發電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