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孟學農:躁動的不是百姓是官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4 09:14:15  


 
  孟學農:希望法官提高素質不要躁動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副書記孟學農表示,“現在說躁動,真正躁動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各級政府官員”。孟學農說,官員躁動跟現行的體制設計有關,所以有些官員面臨三年不陞遷的時候有些心理躁動,“但我特別希望兩院不能躁動,法官不能躁動。” 

  孟學農舉例說,去年某省判了一個案子,當時高院給判了一個死緩,輿論很大,最後又收回來了,改判了死刑。孟學農說,如果一個案件老是發回重審或者高院再審,對司法體制有影響,建議最高法要提高法官的素質,特別是依法辦事,不要急躁。

  說到法院執行問題,孟學農表示,法院應該是中立的、獨立的,希望我們的法律體系不要形成“公安做飯,檢察送飯,法院吃飯”這樣的結果。

  提到公民法律素養,孟學農建議,必須從基層抓起,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抓起。現在很多法規比如說禁煙、禁塑,執行起來都是“集中式”、“運動式”、“消防式”的執法,缺乏持久性。過了一段時間,就過去了,甚至塑料袋用得更嚴重了,讓公民逐漸養成了不把法當回事的意識。

  池強:完善刑案被害人救助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池強在發言時介紹,2011年北京市法院審結各類案件42.03萬件,北京法官全年人均結案157.3件,仍然是全國法官人均結案的近三倍。

  在談到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機制時,池強表示,近三年北京市法院共救助刑事被害人91人,救助資金達到329萬元,對維護群眾切實利益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池強指出,目前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救濟程序的啟動不規範,救助資金的來源也不順暢。“總的來講救助數額普遍偏低,與被害人的需求相比差距也比較大,最後難以實現司法救助的目的。”池強稱。

  他建議立法來保證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將刑事被害人的救助納入法律規定,明確規定資金來源、資金管理、救助對像、救助標準、救助程序等事項,使我國的司法制度進一步完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