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克強: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8 21:40:42  


李克強說,改革開放是實現經濟轉型和推動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目前,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中廣網圖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2012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立足擴大內需,強化創新驅動,依靠改革開放,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新華網報道,李克強說,當前世界經濟復甦與增長前景尚不明朗,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要按照“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要求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把握好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李克強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主攻方向是調整經濟結構,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要在嚴格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情況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實現“三化”並舉,拉動經濟持續增長。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擴大內需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這樣不僅可以大量吸納就業,而且能夠提升工業發展水平。要把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圍繞保障群眾的基本需求,實施好保障房建設、新一輪醫改、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等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工程,注重發展經濟和提高居民收入同步,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李克強指出,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活力。推進結構調整,必須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加強政府引導,增加各方面資金投入,全面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自主增長能力和創新驅動力,實現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創新需要人才,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培養了數千萬各類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擁有數以億計勤勞熟練的產業工人,每年還有幾百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工作一線,這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應努力把我國人口眾多的特點轉化為人力資源、人才資源豐富的優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為保持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