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兩岸ECFA效益 正被韓美FTA抵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9 09:27:51  


  中評社台北3月19日電/韓國與歐盟、美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陸續生效,成為全球唯一與歐、美兩大經濟體及東協、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完成FTA的國家。而韓國下一步即是與中國洽簽FTA,今年五月中日韓三國將在北京召開“領袖會議”,可望啟動三邊自由貿易談判。未來若韓中搶先完成FTA,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優勢盡失;面對韓國步步進逼,台灣必須加快談判腳步,並完成高品質的ECFA後續協議以突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時報社論說,韓國於二○○三年訂定“FTA戰略藍圖”以來,已與全球四十五個國家簽定FTA,儘管談判過程中阻力重重,韓國政府展現堅定的決心,要成為亞太區FTA的樞紐。其中,第一個洽簽的南美智利,從談判到生效前後四年四個月,而韓美FTA經過兩次簽署到生效,前後耗了六年。 

  韓國透過與歐、美的FTA大幅提升國際地位與經貿實力,也催化了亞洲的區域經濟整合。基於戰略考量,中國積極把日、韓納入東北亞自貿區,以對抗美國所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大陸商務部官員日昨表示,中日韓自貿區的聯合研究已經完成,今年將啟動談判。由於三國的GDP總和為全球五分之一,占亞洲的七成以上,中日韓自貿區一旦完成簽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若韓國與大陸的FTA搶先達陣,對台灣的殺傷力將非常大。依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如果中韓FTA完成洽簽,而兩岸ECFA後續協議尚未完成,韓國輸往大陸的產品率先降稅,將使大陸台商轉向韓國廠商採購相關零組件,也將擴大韓國產品在大陸的市占率,同時產生投資移轉的效果。近來韓元相對日圓貶值,吸引許多日商轉往韓國投資,一來可降低成本,二來一旦中韓FTA生效,將帶動更大規模日商往韓國投資,產品同時可以銷往大陸、美國與歐盟。 

  大陸同時是韓國與台灣最大的外貿市場,韓國與台灣在面板、機械、紡織與塑化等產品有高度的重疊性。台灣若要保住優勢,必須加快ECFA後續四項協議的談判,還必須擴大適用範圍。前“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提醒:“如果兩岸ECFA後續協議之開放幅度小於中韓FTA,其所帶來利益也會被抵消。”政大WTO研究中心主任劉德海語重心長指出,“台灣突圍之道是加速ECFA後續談判,否則一旦中韓FTA完成,ECFA優勢也不再了。” 

  韓國由於FTA大戰略目標明確,在國際經貿版圖上攻城掠地,談判技巧也越來越純熟。以美牛問題為例,韓國在四年前曾面臨美牛強大叩關壓力,當時輕率開放美牛的結果,爆發十萬人示威潮,李明博總統支持率跌落到二成以下。經過這次教訓,韓美FTA第二次簽署過程中,韓國堅持避開敏感美牛議題,在汽車方面做出較大讓步,美方則未進一步強迫韓國全面開放牛肉市場,最後國會通過了這項FTA。面對美牛議題,韓國守住了底限,也取得了FTA。 

  四年前,馬政府同樣遭遇美牛強烈叩關,犯下倉卒承諾大幅開放的錯誤。如今馬政府似乎未記取四年前的教訓,連夜緊急宣布有條件開放美牛,不但引發民間疑慮與反彈,美國政府也沒有做出FTA方面的承諾。近來美國不斷向台灣施壓,表明“召開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保障協定)的前提,要先解決美牛。”另一方面,卻不願明確承諾與台灣洽談FTA,這樣的鴨霸心態,也讓台灣人民吞不下含瘦肉精的美牛。 

  社論最後說,韓國由總統府發動FTA戰略藍圖,逐步達成偉大的願景,對台灣已造成強大威脅,遺憾的是,台灣迄今還拼不出一個像樣的FTA戰略藍圖。我們的財經大官們不斷高喊要加快腳步對外洽簽FTA,卻拿不出像樣的成績;我們唯一引以為傲的ECFA,又面臨被中韓FTA超越的危機。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我們絕對不能原地踏步;更重要的是,台灣要在FTA上有所突破,就必須做好開放市場的準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