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習時報:改革必須惠及百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9 12:02:43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經驗、教訓和認識審視和規劃未來的改革,未來的改革儘管更難,但肯定會更加穩妥、更加成熟、更加有效。

  未來的改革應當從重新凝聚社會共識、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入手,當務之急是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緩解社會利益矛盾;未來的改革應當著眼於獲得人民群眾的可持續支持,關鍵是及時適時體現改革成效,把改革、發展與改善和保障民生融為一體;未來的改革應當繼續依靠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由此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保障人民群眾更多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提供給人民群眾更大的創業創新創造空間和可能性。

  始終把改革必須惠及百姓這條不易之理放在當頭,我們就容易形成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改革應當怎樣才會持續有效等共識,才能夠舉社會之力破除來自既得利益者的強大阻力。比如,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歷來是一道難題,行政權力在部門之間究竟應當怎麼配置才算合理,哪些權力保留、哪些權力轉移、哪些權力放開;行政部門應當怎樣設置才算有效,哪些部門留、哪些部門合、哪些部門撤,如果改革方案繼續只是在政府層面轉圈圈,讓現有的各個部門自己來協商協調,恐怕很難確立一個統一合理的標準,終究難免只是修修補補的妥協產物,其效果可想而知。行政體制改革也必須確立惠及百姓的理念,並把它當作一個判斷標準,最有利於落實“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最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盡快發展,最有利於人民群眾的權益保護和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最有利於人民群眾的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最有利於人民群眾的心情舒暢,這樣的改革方案才是可行的好方案。

  如果標準和目標是這樣,行政體制改革方案形成和確定的路徑和方法,就要“走出去”,就要設置一定的渠道讓人民群眾參與,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集思廣益。僅僅由官員來制定改革方案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改革方案形成的民主化過程,既是其科學性的基本保證,也是其持久有效性的唯一源泉,同時還是人民群眾受惠的直接方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