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能不說國際社會也是戴著利益眼鏡看人做事。印度深諳其道,通過採購武器種類和數量,來培養有關國家對印度的親密度。在軍火採購時,印度不是一骨腦地向外界宣布其計劃採購的種類和數量,而是一點一點地宣布,以圖吸引住有關國家,始終與印度保持密切關係。在具體採購時,印度也在分配數量時費盡心思,如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分配上,既要掌握時機,也要在數額上讓每個國家都滿意。目前看,印度的這一招法是成功的。不管美、俄還是歐盟等國家和組織,都對印度表現出好感。
但武器種類過多過雜也制約了印度自主研發能力,這也是印度令國際同行們有點瞧不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印度自主研發的“阿瓊”坦克、LCA戰鬥機等就出了不少笑話。“阿瓊”坦克從1974年開始自主研發,目的是使其性能達到與美國的M1A1、俄羅斯的T-90等世界先進主戰坦克相媲美。但印度軍方後來對其做出“不適宜戰場需要”的認定,至今這種坦克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LCA飛機更有負眾望,在印度各軍兵種飛行訓練時頻頻出現事故,有的甚至還弄得機毀人亡。面對如此窘境,印度方面決心下大力氣加快縮小武器裝備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印度在這方面確實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印度的自主研發之路仍然很漫長,這也是國際上對印度軍力並未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