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麥禮謙與張玉英:土生華人與新移民結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10:16:28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位於舊金山中國城的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每周兩個下午,總有一位個子嬌小、銀發慈愛的老人在那裡做義工。大家稱她麥太太,或直呼她的英文名蘿拉。

  中國僑網報道,她就是已故華人歷史學家麥禮謙的夫人張玉英。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麥禮謙夫婦就與歷史結下不解之緣。 
 
  助麥禮謙成為美國華人歷史研究第一人

  78歲的張玉英總是笑眯眯的。她說話響亮清脆,行動敏捷自如,駕車在高低崎嶇的城市如履平地。自20歲嫁給麥禮謙後,工作之餘,她便是這位歷史學家的秘書、財務、司機和總管。

  在兩人相知相愛近60年的歲月里,因為張玉英的得力相助,任職工程師的麥禮謙在業餘時間潛心研究美國華人歷史,參與完成了《加州華人史大綱》和《美國華人史要點》等專著以及無數中英文論文。他是舊金山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兼職族裔學教授,被稱為第一個用中英文研究、紀錄、教授美國華人歷史的專家。因為他的研究和宣傳,讓世人了解美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華人的貢獻。

  2009年5月21日,麥禮謙因病去世,享年84歲。張玉英將麥禮謙積攢一生的歷史文獻和各類書籍捐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亞裔研究圖書館。她到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做義工,捐款,以別樣方式繼續麥禮謙未竟的事業。

  土生華人與新移民因歷史結緣

  老家在廣東中山唐家灣的張玉英常說自己是個幸運的女人,幼時有開明慈愛的父母,青春時期遇到為人誠懇、真性情、有擔當的麥禮謙,兩人因歷史結緣,從此攜手人生。

  張玉英1949年隨父兄來到舊金山讀高中。儘管語言不通,學業落後,還要幫助父親照料餐館,經營小生意,天性活潑開朗的張玉英很快適應異邦新生活。

  張玉英加入舊金山華裔民主青年團(民青),課餘時間在中國城演話劇,唱中國民歌。民青匯集了眾多土生和新移民子弟,張玉英吸引了那個被她稱為“瘦瘦高高不愛說話的書呆子”的目光。從此,麥禮謙的眼睛再也沒有離開過她。

  在舊金山出生長大的麥禮謙,家境貧寒,從小喜歡看書,歷史是他的最愛。高中時,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美國歷史比賽獲第一。

  “歷史”促成了麥禮謙和張玉英之間的姻緣。“高中必須通過美國歷史考試,老麥幫我輔導,讓我順利拿到畢業證書。”

  回憶往事,張玉英明亮的眼睛都是笑意和甜蜜。“我們互訂終身也跟歷史有關。舊金山北岸電報山上的地標建築科伊特塔,就是他們的見證。”科伊特塔建於1933年,與張玉英同年,捐贈人的目的是讓世人見證這座城市的美麗與不凡歷史。

  張玉英高中畢業第二天就與麥禮謙結婚。因為不夠21歲法定年齡,結婚證上還有她父母的簽名。“當時父母勸我念完大學再考慮結婚,我說不管念不念大學,都會選擇麥禮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