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賣身救弟” 凸顯醫保“罩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16:10:03  


  作者﹕ 淩國華  山東臨沂  自由職業

  3月25日上午,在長沙市湘雅醫院前面的馬路上,一名妙齡女子舉牌拍賣自己的“青春”,這名女子稱,如果誰願意出60萬元治療她身患白血病的弟弟,她願意“嫁給對方或給對方做任何事情”。(人民網,3月26日)

  “賣身”救助重病親人的報道一再現諸報端,也一次次引起社會重視。幸運者可以得到社會捐助,撫慰親人備受病魔折磨的身心;不幸者則黯然神傷,令人心碎。60萬,對於耗資數千萬嫁女並邀請一幹大牌明星助陣的富商或許不算啥,對於為天價藏獒慶生者也不算啥,對於年薪數百萬甚至千萬的國企高管也算不得什麼,但對於社會一般人來講60萬確實不是小數字,而對於貧困家庭的大病重病患者則不啻天文數字。社會對“賣身救弟”事件的圍觀,不能僅僅停留在“賣身”的噱頭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發動社會捐助獻愛心的膚淺層面上,在表示同情乃至援之以手之後,深刻的反思更為重要。

  生病需要治療,治療需要花錢。不幸患上大病重病,動輒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醫療費用,一般家庭尚且難以負擔,遑論貧困弱勢家庭?不錯,如今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日趨完善,農村新型醫療合作體系也幾近覆蓋全部農村,這些對於一般的病症尚可勉力應付,可一旦遇上大病重病,患者就一籌莫展。在“看病難、看病貴”的情勢下,即使看病不再難,大病重病患者昂貴的醫療費用也擊碎了許多家庭走下去的希望。雖說社會正開展大病重病醫療保險以及大病重病救助制度等方面的探索應用,但僅限於個別地區,而且效果也有待觀察。這種情況下,出現“賣身求助”的新聞似乎“合情合理”。

  一般而言,向社會公眾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並確保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政府應盡的職責。儘管醫療服務進入市場化運作有著各種有利因素,但其屬於公共服務的性質沒有變。當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不適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弊端亟待革除。當前形勢下,醫療方面的難題僅僅依靠市場化已經沉屙難起,亟須政府部門的強力介入。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並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全面推開尿毒症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範圍。”無疑,這些利好政策是負責任的惠民之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