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稱中國擁有60多顆在軌軍用衛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11:37:19  


資料圖:中國使用長征運載火箭發射風雲二號衛星。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環球網消息:美國《環球戰略網》3月27日發表題為《中國崛起》的文章,對中國航天事業尤其是衛星發射做出評論。

  文章稱,中國正在日益成為產量最大的空間衛星發射國家。當前(去年),俄羅斯位居榜首,全年航天發射36次,中國19次排行第二,美國18次位居第三。中國1970年發射第一顆衛星。在接下來的31年中,中國將50多顆衛星送入軌道,同時研製衛星發射火箭,成功率達到90%。到1986年,中國的發射器被認為安全可靠,西方公司用它們將昂貴的(儘管已經投保)衛星送入軌道。

  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已經發展了各種現代衛星(可以和西方媲美),涉及方面從通信、照相偵察到天氣預報。中國在逐年增加衛星發射器的數量,可用來將中國和外國的衛星送入軌道。由於發射價格低,再加上足夠的可信度,使中國在衛星發射業務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文章還指出,中國也在逐漸成為重要的衛星製造商。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衛星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飛躍。 其中一些進步被認為是源自俄羅斯。蘇聯在20世紀90年代解體,擁有大量比較現代的衛星技術,但是無力支付建設或入軌的費用。

  2000年英國拒絕將照相衛星技術出口給中國,儘管中國承諾僅僅用於非軍事目的。英國注意到這個民用衛星技術超過當時中國擁有的所有技術。然而,中國仍然想方設法獲得了一些西方衛星技術。到2001年,中國將第一個數字成像衛星送入軌道。在此之前,他們用膠片相機,只能將膠片筒返回地球進行收取和處理。中國大部分送入軌道的間諜衛星是在過去十年發生升空的。

  美媒稱,中國擁有60多顆在軌軍用空間衛星。其中至少有16顆是軍民兩用的偵察衛星或主要用於軍事的雷達衛星。中國的這些衛星比美國的小,大約重3噸或更少,持續在軌壽命不那麼長。同時還有將近20顆軍用通信衛星和16顆北斗導航衛星以及其他十幾顆各種各樣的科研衛星。大部分衛星是在過去的6年間建造,設計新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