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連戰:兩岸問題是百年來歷史苦難 未來樂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16:26:45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兩岸關係有可能突破的方面是什麼?難題又在哪裡?

  連戰:我個人是很樂觀的,2005年那時候的環境非常嚴峻,現在經過大家努力,每個領域都有長足進步,取得很多具體成績。兩岸的問題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有正確選擇,能夠念茲在茲,全力推動,它是會有結果的。我們在以前浪費了很多時間,我常跟朋友講,今天兩岸關係不但要上課,同時還要補課,上課是為了現在和未來,補課是為了失去的過去。

  我想這樣的共識可以慢慢來強化。台灣老百姓經過各種方式的機會,接觸到兩岸相關事務,已經產生良性互動,雖不能講全面,但愈來愈多善意的累積就會促進兩岸人民之間良性的互動,這是兩岸最大且無形的資產。過去這幾年,大家對兩岸關係的走向,意見並不是完全一致,有人認為走得太快、太趕、太廣,有人認為太慢、太窄,但總的來講是健康的發展。今後應該繼續累積善意,增加互信,做些實際的事情,點點滴滴聚沙成塔,我還是樂觀的。

  環球時報:馬英九第二任期內,台灣是否可能推動兩岸政治對話以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您覺得何時可以推動? 

  連戰:現在兩岸各方面的聯繫、共識的建立、成績的累積,都有助於您剛才講的,但不要以狹義的政治的觀點來看。我並不願意就此去做切割,說這個是屬於黨的,這個是屬於文化教育的,這個是屬於經濟貿易的。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已成為兩岸非常堅固的基礎。我認為兩岸的發展,雙方都要給自己一些彈性。因為兩岸今天的問題,不是我們現在製造出來的,既非是大陸,也不是台灣所製造。這是很不幸的,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問題,是近百年來中國遭遇的歷史苦難。這不是說好像大筆一揮,問題就可以解決。

  也許我從未對媒體講過,我們是不是能用堆積木式的思考,能夠做的、力所能勉的,我們就去努力;力所未及的,或時機還沒到的,我們也可積極準備一些有助於將來發展的基礎。用積木堆積,終有一天會成形成狀的。我最近接觸到很多國際媒體,在回顧過去十年大陸的各種發展,但學者們更特別願意去談過去這十年的兩岸關係,足以印證我們當初的思考是對的。

  環球時報: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登陸參加一場學術會議,您對民進黨和大陸的交流是怎麼看的?一旦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和“台灣前途決議文”,您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相比,與大陸打交道的優勢還有哪些?

  連戰:我沒有注意這個事情,也不了解他們的情況。民進黨的決定,我不是很適合去評論。但對廣大的民間交流,我是支持的,多接觸、多交流,一定會促進彼此的了解、彼此的感情、彼此的聯繫、彼此的合作,這是一個鐵律。隔閡,不論是人為或自然,對和平、合作、和諧的關係都沒有幫助。

  “破冰”時不吃陳水扁那一套

  環球時報:2005年那次“破冰之旅”,當時還是民進黨執政,您受到的壓力和困難大到什麼程度,能談談嗎?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使您不怕被扣紅帽子? 

  連戰:兩岸兵戎相見到劍拔弩張已60年,壁壘之深、之嚴不在話下,兩岸同胞所做的犧牲也無以計數,令人痛心,這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是因為歷史,也可以說是在玩弄中國人。

  2004年,我一直相信陳水扁透過詐欺的選舉行為獲得所謂的勝利,再次取得所謂的“大位”。不幸的是,相關制度沒有辦法制裁他,一直鬧到今天,大家仍認為是個謎案。之後,陳水扁極盡挑釁兩岸政策,包括“修憲、正名、公投、入聯、去中國化”,不勝枚舉。我對這樣一個所謂的政黨,這樣所謂的人物,不曉得用什麼話來講。問題是,“話語權”好像都在陳水扁那裡,好像他代表了台灣,幾乎代表了一切,但事實上是這樣子嗎?沉默的大眾也許不敢面對他的淫威,但身為一個政黨,中國國民黨有歷史傳統價值觀念和努力的方向,我們是不吃這一套的。我看到多數美國各界、美國政府都說,台灣領導人要單方面改變現狀,美國是絕對反對的。再看到多數身家性命、前途未來都在台灣的老百姓,我們絕對不能讓這樣子幾近瘋狂的情勢無限制發展下去,所以我接受胡錦濤總書記的邀請,是因為我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台灣還有另外一種聲音,這種聲音是真正代表多數的聲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