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童振源:肯定吳李會建立兩岸領導人互動管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10:37:30  


 
  童振源分析,這次吳敦義去最大的重點是在私底下會面,而不是公開的會面,公開的會面是給台灣聽的,私下的會面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公開會面的十六字訣四平八穩,也沒說台方要讓步,也沒說要如何跟大陸互動,這其實就是一種求同存異,維持先經後政的路線,沒有太大突破。

  他認為,私底下的會面就重要了,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個人管道的建立,因為李克強未來是第二號人物,所以未來能跟大陸來互動,有些事情的解讀會比較快速,比較正確,因為有些問題的講話會兩個層面的意涵,分為對內與對外,對內時有些話必須去講,對外時不見得是這樣子,比如說,1999年美國轟炸南斯拉夫大使館,胡錦濤對內講得很硬,對外跟美國互動時講得很軟,這裡面就必要去衡量其意涵,吳李會互動會建立未來長期資訊長期管道的建立。

  童振源說,第二個層面,私底下有沒有做些政策的溝通,現在並不清楚,但這是馬英九透過這個管道想要跟大陸來做些共識建立的過程,除此之外,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突破。

  童振源指出,不過國國台辦主任王毅提到,如果要持續擴大兩岸經濟的合作,必須鞏固兩岸的政治互信,這部分與吳敦義的說法是有些不一樣的,吳敦義提講信修睦,當然其中可能有政治意涵,但沒講那麼清楚,只說過去我們做過什麼承諾,未來就繼續這樣下去,但王毅是說,政治互信要深化鞏固,可能未來在一些政治議題政治原則上要密切做出更多的做法出來,當然這還是表面上的說法,具體上怎麼來做,要看未來具體的承諾跟互動結果。

  童振源認為,“一國兩區提出來,已經把戰略打亂掉了”,大陸方面或許有些壓力,馬英九透過吳伯雄公開談了以後,大陸沒有接球,這就把原來可以跟大陸談判的空間把它擠壓了,如果大陸方面接受,就這時候應該有更多的讓步出來,可是大陸沒有接受,當然也就沒有做出相對應的讓步出來,這就讓台方談判的空間被壓縮了,這樣的過程中,大陸恐怕會要更多,至少在“一國兩區”之上,要更多東西,因為這是台灣主動提的,大陸未必要買帳,台灣的戰略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接下來所有的談判跟大陸單方面要去做的經濟上的讓利或讓義,類似給台灣國際空間、正常的生存空間,這些過程中都需要大陸來做配合,當然大陸也會要求相對應的政治上的承諾與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