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孟儒:中國與中國大陸的不同政治意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01:16:50  


陳菊改稱對岸為中國大陸,應該只是權謀的改變,而非心態及立場的轉換。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特約作者 孟儒)中國與中國大陸雖然只是兩字之別,但其中有很深的政治意涵。凡是了解兩岸關係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堅持把中國與台灣併稱,慣於把兩者擺在對立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支持分離主義或至少是不反對台灣獨立的人,反而是那些動輒把大陸政府稱為中共政權、北京當局或中國大陸的人是堅強主張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所謂統派,因為這些人堅信,中國屬於兩岸全體同胞,不是任何政黨或政權所能獨佔。

  統派人士習於把政權和國家區別對待,他們有意見的是共產政權而非中國,若由這個角度出發,海外,尤其是大陸的朋友就應該理解,兩蔣時期反共不反華的立場,以及馬英九的苦心,他特別要求在政府官文書中不得把中共稱為中國,而應以中國大陸或北京當局代之,其背後的邏輯就是“中華民國”就(也)是中國,台灣不能自外於中國,中國大陸在兩岸之間不能獨佔、專有中國的稱謂。

  更進一步來看,這裡面其實還牽涉到最近甚囂塵上的有關一國兩區的爭議,以及和去年大選期間有關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問題。九二共識中的所謂一中講的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各說各話,台灣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立場;一國兩區中的法理概念所堅持的是,在“中華民國”主權範圍內,不管講的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或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重點是“中華民國”也是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