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上市不等於上行 更不等於上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3 22:36:52  


  作者﹕ 廖科莎  廣西南寧  學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會議上提出:“十二五”時期,全區確保實現境內外各板上市公司總數60家以上,力爭完成80家以上,消除設區市上市公司“空白”。為確保目標實現,自治區政府與各市政府還簽訂了“十二五”企業上市工作目標責任狀,並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樹立“上市優先”理念。(《廣西日報》2012年3月) 

  首先不得不說,這樣的數據有些急功近利。廣西區內第一家上市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正式上市。歷經近20年,廣西目前境內外上市企業共35家。但需要注意的是,20年間廣西上市公司重組不斷,這證明許多上市公司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處於劣勢。我們需要辯證看待“60”和“80”這兩個數據的合理性:橫向對比,雲南省截止去年12月份有上市公司28家,基本與廣西發展水平相當。2011年廣西與雲南GDP漲幅分別為12.4%和12.2%。但雲南“十二五”規劃中並未大刀闊斧地提出一系列上市目標。縱向上看,要在五年內將上市公司數量翻一番,其質量且不論,數量之大也令人擔憂。

  當然,要實現上市數量指標,亦非不可能。“上市優先”不得不令筆者懷疑,為了實現上市,急功近利是免不了的。我國上市公司實行核准制,上市資格嚴苛。正因如此,借殼上市成為我國證券市場常用的上市手段——即業績差的公司通過企業重組,可以重新登錄市場交易。故許多業績差的上司公司選擇與其他企業重組,更換“身份”重新上市,換取股價的暴增。據報道2011年廣西新增4家上市和借殼上市公司。顯然,借殼上市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並扭曲市場正常投資心理,最終資本資源未得到合理分配,紊亂市場正常秩序。

  另一方面責任狀的簽訂將經濟發展劃歸為行政任務,就是將政績與經濟對等,數據與效率掛鈎。判斷地區的經濟效益,可觀的數據是一方面,但企業的前景,企業的生態環保效益也是重要指標。不然就不會出現廣西龍江河鎘污染的事故了。

  阿裡巴巴的激流勇退或許要給我們一些啟示。上市並非公司發展的唯一出路,並且單純的上市數量不一定是衡量經濟發展的硬指標。要真正實現地區的發展,公司的發展,外部需要分析機會及威脅,內部則需解析優勢和劣勢。而地區的長遠發展,不是哄抬一堆上市公司,任其在市場上無限重組,股價跌宕起伏,而是綜合考量企業的生產價值和生態價值,不然可持續發展永遠只是空話一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