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三招應對美亞洲反導計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8 08:16:31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環球時報》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者任衛東的文章指出,五角大樓3月26日宣布,美國正通過與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沙特、巴林、卡塔爾等國的合作,在亞洲和中東地區建立一個類似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防禦體系,對抗“來自伊朗和朝鮮的潛在威脅”。

  這是美國東亞戰略的又一重要動向,將對中國安全環境產生三個重要影響。導彈是中國區域威懾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最具實戰意義的撒手鐧。美國亞洲反導系統建立後,中國遏制外部軍事打擊、威懾周邊的能力將被嚴重削弱。與此同時,在雙邊軍事同盟的基礎上,借建立亞洲反導體系,美國將進一步加快美日韓、美日澳兩個三邊軍事同盟的建立,進而將其他國家納入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體系,構築完整統一的對華戰略包圍圈。更重要的是,美國亞洲反導系統最終針對的是洲際導彈,一旦建成,中國本來就有限的核反擊能力將大大減弱,中國將出現對美國嚴重的戰略失衡,極大壓縮中國制定內外政策的自由度。正是因為擔心喪失起碼的核反擊能力,俄羅斯才毫不妥協地反對美國在歐洲建立反導系統。現在,中國已開始面臨同樣的危險。

  因此,美國的亞洲反導系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國決不可掉以輕心,除盡快加強自身軍事力量外,塑造強有力的地區安全格局尤為重要。

  第一,助朝強軍。雖然美國打著針對朝鮮核問題的旗號,在亞太地區,朝鮮軍事力量的增強有利於中國安全,朝鮮軍事能力的加強就意味著中國對美制衡能力的加強。我們對朝鮮的政策不應是替美壓朝,而應是助朝強軍,擺脫現在朝美關係無論升溫還是緊張,中國都會感到被動的狀態。

  第二,聯俄聯朝。中俄同為美國全球性戰略目標,面臨相似戰略處境。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由於美國將戰略重點轉向亞太,中國戰略壓力主要來自亞太地區。與此同時,俄羅斯也積極向亞太方向發展,但俄羅斯在亞太同樣受到美國及其軍事同盟的擠壓,與美國的矛盾大於共同利益,與中國的共同利益大於矛盾。而中俄共同戰略利益的一個關鍵就是在東亞尤其是東北亞建立能夠與美國同盟體系相制衡的戰略關係,形成平衡的戰略態勢。中俄戰略合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而朝鮮作為外圍堡壘,其地位也不可或缺。只要中俄朝的戰略關係加強,東北亞地區就不會出現大的動蕩,地區穩定就有基本保證。

  第三,整合東亞。美國“重返東亞”以來,東亞地區內部矛盾激增,原本順利發展的合作面臨脫軌危險。中國要改善安全環境和戰略地位,首先就要改善東亞的地緣政治結構,改變外部勢力操縱東亞地區事務的局面,全力推進東亞一體化。經濟關係是東亞合作的基礎,要堅決防止東亞經濟合作關係被跨太平洋經濟關係,如TPP之類架空和衝淡。對此,中國必須有戰略設想,而不是以生意人的眼光順市場之自然。此外,對地區政治、安全事務,中國也要加大參與力度,逐步成為處理地區事務的重要乃至主導力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