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朝鮮此前按照國際慣例和程序,提前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電信聯盟等機構通報了火箭發射地點和大致軌道,還邀請大批外國記者進入朝鮮,準備觀看發射。但今天一早,朝鮮突然發射火箭,讓在朝記者和相關國家措手不及。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此舉與其此前表現出來的初衷相去甚遠,令人費解。
【疑問一】
為何不是普遍預測的14日?
新聞晚報報道,朝鮮曾宣布將在12日至16日某一天上午7時至12時之間發射衛星。韓日美等國都推測,朝鮮最有可能於14日實施發射,以避開將於13日舉行的最高人民會議和將於15日舉行的慶祝金日成誕辰100周年閱兵式。但韓方也表示,不排除朝方“隨時發射”衛星的可能,理由是“天氣情況比政治活動更重要”。因此,美日韓早在12日之前就已經部署了監測和攔截計劃。 12日午間過後,美日韓等國紛紛做出“當日發射窗口期已過”的判斷。朝鮮官員也透露,“今天的天氣狀況不好,可能不進行發射了。 ”
而據韓國媒體報道,13日整個朝鮮半島雲層都非常厚,朝鮮的衛星發射應該是強行進行的,所以失敗的可能性要大過成功的可能性。
有媒體稱,朝鮮選擇在13日早晨發射衛星可能是出於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指示。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韓國媒體對朝鮮今日突然發射衛星都感到相當意外,因為火箭發射往往會在前一天加注點火燃料,但朝鮮方面昨天還沒有這麼做,所以韓媒普遍預測朝方今天會加注點火燃料,明天發射升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