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貿然出頭 仍拾美國牙慧
此間也有分析認為,卡梅倫“搶跑”雖令人不以為然,但也可以理解,因為他有自己的苦衷。
首先是保全面子。作為緬甸的前宗主國,英國與緬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目前緬甸自由化和民主化的過程中,英國如果不做點什麼,一切都由其他國家代言,總有點太丟面子了。
其次是攪和歐盟。在英國與歐盟的歷史中,英國的“疑歐派”聲音一直比較強,英國歷屆政府也一直以與歐盟唱反調來張揚其特色。最近的例子是,歐盟積極推動抗擊主權債務危機的新財政契約,可英國直到現在仍拒絕簽字。近期來,歐盟在解除對緬甸制裁問題上比較積極,英國雖不反對,卻要扮演其發言人。
第三是追隨美國。二戰以後,英國在外交政策上一直追隨美國,以此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4月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發表聲明,“認可和支持緬甸的民主改革”。她表示,4月1日舉行的議會補選是緬甸國家轉型的重要一步。她向昂山素季表示祝賀,並稱讚吳登盛“讓緬甸走上了一條歷史性的道路”。現在,卡梅倫搶在歐盟及其他西方大國之先訪問緬甸,說的一些話卻與希拉里如出一轍。
據報道,卡梅倫此次亞洲之行,起初的日程只有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3國,緬甸並不包括在內。至於是什麼原因事先沒有計劃卻突然到了內比都,英國官方沒有任何解釋。
此間媒體認為,此舉既有追隨美國之意,也有搶歐盟風頭的因素。絕非巧合的是,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阿什頓4月28日將訪問緬甸並開設歐盟駐緬甸使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