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許信良兩岸政策主張最明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0 11:03:57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資料相)
  中評社台北4月20日電/台灣旺報20日發表社評說,民進黨將於5月27日選舉新任黨主席,5位候選人完成登記。我們祝福民進黨能選出一位有遠見與洞悉力,能提出民進黨的新兩岸觀,因而贏得台灣人民的信賴,帶領全黨邁向執政之路的新領導人。

  社評說,回顧歷史,民進黨曾經是引領台灣進步的動力。從1960到90年代,民進黨前輩無私犧牲奉獻,促進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包括突破黨禁、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同時,在政策價值上,民進黨一貫支持弱勢團體,強調社會公平正義。台灣人民不會遺忘民進黨的貢獻。

  台灣的未來挑戰相當嚴峻,舉凡“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兩岸關係正常化、區域經濟整合、經濟全球化。這些挑戰的因應無不涉及大陸因素,兩岸必須正常交往,才能有效對應。但長期以來,民進黨面對中國,較多從台灣的主體性、社會正義(貧富差距)、國際社會正義等面向理解兩岸關係,卻比較忽略台灣實力的侷限、經濟效率必須提升、全球經濟的整合、中國崛起後的國際力量與國際政治實力原則等因素。

  尤其,在參與國際組織與兩岸互動方面,民進黨堅持“國家尊嚴”(主權的象徵)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實質的利益(主權的實質),甚至不願意與中國大陸妥協或協商。因此,在面對中國國際力量崛起時,民進黨能夠援引的國際與台灣支持便急遽衰退,甚至遭遇較大的反對力量與挫敗。坦率地說,民進黨說出很多台灣人民對中國打壓台灣的憤慨,但是對抗無法解決台灣目前的國際處境。

  社評說,今年“總統”選舉前,馬英九施政滿意度不到4成,而且泛藍有兩位候選人參選,馬英九卻可以獲得過半選票連任。依據政治大學童振源教授的民調研究,兩岸關係因素讓6%的選民轉向支持馬英九連任,特別是兩岸經濟因素讓4.5%的選民轉向,是馬英九贏得“總統”勝舉的關鍵因素。民進黨要執政便需要調整兩岸政策。

  民進黨在“2012大選檢討報告”已經指出此一困境,民進黨應該不斷強調務實與溫和路線,具體展開與中國的雙向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蔡英文前主席曾明確地說,民進黨應該面對殘酷的事實:民進黨如何面對中國、如何加強與中國交往的能力,必須獲得社會的信賴。

  目前登記的5位民進黨主席候選人已經提出兩岸政策的基調。蘇貞昌指出,面對中國,民進黨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而要更積極自信地與中國交流,促成兩岸共存共榮。吳榮義也表示民進黨與中國交流沒有違反民進黨的立場。然而,這都是最基本的態度,需要更積極的政策主張。許信良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國家定位”,並主張成立兩岸關係委員會處理民進黨的兩岸事務,並積極開放兩岸經貿往來,是5位候選人中兩岸政策主張最明確的一位。

  社評說,我們樂觀期待,民進黨主席候選人都能透過辯論,將各自的兩岸政策主張明確向黨員及人民說清楚。猶如民進黨在大選檢討報告中所言,“在未來的選戰中,中國因素的作用勢必持續、增強。”蔡英文在大選檢討時也說,民進黨必須在捍衛台灣主權與處理中國的能力上贏得台灣人民的信賴。台灣人民都在看,新的民進黨主席會端出哪些兩岸政策大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