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論:兩岸和平對話 何須高設門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00:26:05  


 
  三是睽違三年之後,馬英九親自主持遙祭黃帝陵典禮。此舉看似文化活動,其政治意義卻不言而喻,這一點可從民進黨對其進行高分貝質疑中得到反證。

  兩岸未來何時可以進入政治對話議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台灣方面的態度。吳敦義在博鰲記者會上又提出兩岸政治接觸三條件:“兩岸累積足夠的誠意和善意;台灣內部達成更強更高更一致的共識;民意的支持。”筆者認為,“三條件說”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實則虛以委蛇,施行的仍是拖字訣。若按此條件,兩岸要開啟政治接觸與和平對話之門將遙遙無期。因為台灣內部的結構性矛盾與藍綠對立將長期存在,在兩岸問題上要達到“更強更高更一致”的共識,恐怕短中期內都難做到。回顧兩岸洽簽“ECFA”時,台灣內部也並沒有達到如何一致的共識,馬政府是在民進黨的一片反對聲浪中簽署而成,後來也為民進黨所“概括接受”了。

  令人費解的是,馬團隊一方面為兩岸政治接觸與和平對話設置高門檻,一方面又在上述“胡吳會”與“李吳會”中提出“減輕台海軍事緊張壓力”和“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要求,此類話題均屬兩岸間的重大政軍問題,兩岸高層面對面探討此類議題,實際上已經是在進行“政治接觸”與“和平對話”了。既然該說的話說了,該做的事做了,也就不必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而應該開誠布公、堂堂正正地繼續接觸、對話下去,其結果一定能為兩岸的和平共榮開辟出一條康莊大道。

  積極創造條件,開啟兩岸和平對話之門,為台海地區締造永久和平,是海峽兩岸的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國民黨作為台灣的執政黨,馬英九作為未來四年台灣的領航人,不僅有責任、有義務;也有機遇、有權利;更要有擔當、有魄力,應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引領民意,勇開新局。

  (本文作者陳勤浩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