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印度新型導彈借浮誇風上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6 00:07:57  


 
  “半依附型國防工業”的隱患

  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印度這種每取得一點成績就大肆宣揚造勢,帶著浮誇色彩的行事風格。繼前一段時間印度拋出了“海軍世界第二”和“陸基彈道導彈世界第四”的論調後,借助“烈火—5”試射成功,印度又大肆高調了一把。

  其實,從實際力量分析來看,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儘管在縱向上有相當的發展,但橫向來看,其弱項和短板依然比比皆是,“大國之夢”的門檻依然很高。

  印度過於強調軍事力量的發展路子使其整體戰略不均衡,這恰恰是阻礙印度真正成為大國的一道障礙。印度在2012年度的軍費開支增長了17%,而經濟增長預計只有6.9%,軍費增長遠遠快於經濟增長的戰略不均衡恰恰是削弱了其整體實力。

  從戰略環境來看,印度在發展軍事力量上貌似左右逢源、順風順水,而實質卻並不樂觀。印度同時與俄羅斯、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保持著大規模的軍火貿易和軍事合作,這一方面是由於迎合了美國等國家把印度作為戰略工具遏制中國的戰略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巨大的金錢吸引,美國和俄羅斯都把印度當成了“取款機”。

  然而實質上,美國等國並不會塑造一個真正強大的印度,印度“稱霸南亞”的戰略目標也與美國等大國的戰略目標相矛盾。因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印度對美國和俄羅斯來說都會是巨大的挑戰,而非有利的資產。美國在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亞島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存在,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要求介入以插手次大陸的事務,等等,這都在本質上體現了美國對印度的不信任。

  單從軍事裝備上講,印度軍隊是名符其實的“萬國牌”。目前,印度裝備的80%依賴進口,自主研發和生產不足20%。這種“半依附型國防工業”給印度軍事光鮮的外表之下暗藏了巨大隱患。儘管通過武器進口,印度的國防體系得以快速成型和完善,但若真在戰時,受制於人的情況就會暴露無疑。另一方面,長期依賴進口使印度對國防工業中周期長、見效慢、難度大的基礎研究重視不足,這使得其國防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而這種“偷懶式”的發展路徑大大限制了其安全能力的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