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分析稱薩科齊強勢執政是其敗選重要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7 10:11:34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法國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在6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以微弱優勢戰勝現任總統、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尼古拉.薩科齊,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

  新華網報道,分析人士認為,奧朗德的勝出反映了法國選民對經濟和社會現狀的不滿,渴望變革,而奧朗德高舉社會公正和平等均富的大旗展開競選順應了民意。奧朗德的當選同時也表明,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法國正在“向左轉”,將給深陷危機的歐洲帶來治理新理念,也將給世界帶來重要影響。

  薩科齊遭到選民拋棄

  五年來,薩科齊的內政成績單可謂乏善可陳。隨著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2012年年初法國喪失了標普的最高3A信用評級。持續的危機造成法國失業率大幅上升,從2007年薩科齊上台時的7%上升到2012年的將近10%。失業率的增加造成了民眾生活水準下降,社會治安也越來越差。

  薩科齊將目前法國面臨的困境歸咎於歐洲危機,而實際上2007年以來薩科齊強勢執政在民眾中引起強烈不滿,也是他遭到選民拋棄的重要原因。薩科齊2007年當選總統後民眾對他的期望很高,在隨後的立法選舉中人民運動聯盟一舉獲得多數席位,薩科齊成為強勢總統。但是,上台後薩科齊並沒有慎重對待選民賦予的權力,與富人朋友徹夜狂歡、遊艇出遊、支援年輕的兒子出任巴黎新區高管都給民眾留下不好印象。

  儘管薩科齊在國內強力推行的多項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畢竟損害了許多民眾的切身利益,引起公眾的不滿。雖然薩科齊在國際舞台和歐洲危機處理上有所建樹,但對於更看重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國內政策的法國選民來說,他們無法再容忍這樣的總統。

  奧朗德“反薩”有成效

  分析人士指出,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的上台,與其說是社會黨17年後重新崛起,不如說是法國選民對執政黨執政不力的懲罰。從2011年年底奧朗德經過黨內初選投入競選活動以來,奧朗德的支援率一直維持在高位,雖說這與他的親民形象與薩科齊形成鮮明對比有關,事實上奧朗德並不是因為能力強才受到選民支援,而是因為他打的是“反薩科齊”牌。

  記者在採訪法國選舉時了解到,不少法國人對奧朗德的能力並不認可,認為他的很多措施也不可行,但實在是因為對薩科齊執政成績太不滿意才不得不選擇奧朗德。一位法國民眾告訴記者,五年來我們體會到了薩科齊的不好,但並不知道奧朗德有哪些不好,為何不給他機會試試呢?

  法國知名記者皮埃爾.漢斯吉認為,危機時刻法國人並不是不懂得奉獻,但是法國人更需要一個正常的總統,現在法國需要的是公正、團結、不折騰。

  實際上,奧朗德就是抓住選民這一心理特點,在整個競選活動中均以“反薩科齊”為主線,儘管他本人也沒有太多切實可行的政策主張。

  法國輿論認為,面對越來越多的外部挑戰、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作為負債國家,法國需要的是勇敢、革新,但更需要團結。從領導能力來說薩科齊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奧朗德能夠團結法國人民。

  分析人士認為,奧朗德當選總統後,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目前,法國公共債務高達1.7萬億歐元、經濟增長幾乎為零、失業率高達10%、財政赤字及貿易逆差也都很可觀。奧朗德在競選中提出的很多施政方針其實都是難以推進的。

  在國際關係方面,奧朗德仍將延續法國一貫的立場和做法,針對歐元區和歐洲一體化建設與德國緊密合作,在伊朗、敘利亞、蘇丹和西亞北非局勢上繼續法國原來的對外方針。在對華關繫上,奧朗德保持與中國發展各方面的良好關係是一個必然選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