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美國“新三線”軍事戰略 具強烈進攻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8 12:48:29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瞭望》新聞周刊發表中國國防大學教授韓旭東的文章稱,美國在亞太的“新三線”軍事戰略已經將軍事封鎖降為次要地位,而重在運用綜合壓力對相關國家全面施壓。

  冷戰時期,蘇聯是美國全球防禦體系中重點防禦或遏制的對象。為此,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構築了軍事封鎖線。其布局表現為“三條島鏈線”:

  第一島鏈是指由韓國、台灣島、菲律賓形成的第一道島鏈封鎖線;第二島鏈是指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硫磺群島和美國的馬裡亞納群島組成的島鏈封鎖線;第三島鏈是指由夏威夷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島,南到大洋洲的一些群島構成的島鏈。美國在這三條島嶼鏈上建立了多個軍事基地,部署了大量的兵力。

  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島鏈兵力部署和基地建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三條封鎖線的舊布局基本上瓦解。種種跡象表明,隨著亞太地區新興力量開始出現,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正加快其全球軍事戰略重心的東移,加速構建亞太地區新的防禦體系。

  “雙重心重叠”背景下的“新三線”

  自奧巴馬上台後,美國開始調整海外軍事部署,先後拋出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的計劃;從國家安全層面先後出台了《國家安全戰略》《國家反恐戰略》《國家網絡安全綜合計劃》和《國家安全空間戰略》等一系列報告;從防務與軍事層面先後拋出了《核態勢評估報告》《彈道導彈防禦評估報告》《國家軍事戰略報告》和《維護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防務領域的優先任務》的“防務戰略指南”等。美國這一系列動作,推動其全球軍事戰略重心從歐洲、經中東移到了亞太,這種移動呈現為“由西向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