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政治版圖悄然生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9 10:16:56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在日前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中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敗北,而左翼的社會黨勝出,在時隔17年後重新入主愛麗舍宮,從而又一個歐洲國家的政治版圖易位。

  據新華社報道,自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洲許多國家先後舉行了總統、議會和地方選舉,不少深陷危機的政府在選舉中失利或以其他方式被迫下台,而這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

  重構政治版圖

  歐洲國家傳統上由左派和右派輪流執政。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歐洲政黨政治開始出現“向中間靠攏”的趨勢。在本輪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衝擊下,歐洲政黨政治雖大體延續了這一趨勢,但也出現了很多值得關注的變化。

  首先,中右路線成為主流。中右政黨奉行“中庸”之道,政策靈活務實,在歐洲範圍內獲得了更多認可。這一點從200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2010年瑞典、波蘭和英國的選舉,以及2011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選舉結果中均可看出。

  其次,近來隨著歐債危機的加劇,歐洲政壇出現了一些左轉跡象。在今年3月舉行的斯洛伐克議會選舉中,左翼的方向黨獲得議會半數以上席位。4月27日,羅馬尼亞中右翼內閣倒台,左翼的社會民主黨主席維克多.蓬塔奉命組閣。在5月6日的法國總統選舉中,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也贏得了大選。

  再次,極端政治勢力抬頭。在此次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極右翼領導人讓-瑪麗.勒龐和極左翼領導人梅朗雄得票率都創下新高。在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英國、丹麥、匈牙利等國的極右翼黨派也都獲得了席位。

  最後,技術官僚當政救國。同為重債國的希臘和意大利,在去年政府相繼被迫下台後,均由技術官僚臨時執政。這一結果顯示,兩國的執政黨和反對派都已無法得到民眾信任,從而讓技術官僚擁有了“不可抵擋的號召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