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眾呼籲住建部披露自來水83%達標詳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7 10:07:18  


 
  不合格水廠名單應公布

  有網民稱,直面現實、尋求對策才是負責任的體現。

  網民指出,2009年飲用水普查結果出來後,至今水質並未有大的改善,相關部門的做法實在令人感到遺憾。本來,發現問題後立即整改是政府應盡的義務。而現在,雖有調查結果出爐,卻在想方設法隱瞞。在幾乎所有飲用水界專家、學者都認為中國城市水質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一家水廠自檢自測水質不合格。這種怪相的出現讓人不得不追問背後的原因。以前,相關部門執行不力的一個通行說法是,還沒有展開全面調查,但現在調查結論早已出爐,為何未見實施進展?

  網民“張茂桂”稱,就目前來說,相關部門必須首先如實公布哪些水廠的水質不合格,不然,容易讓群眾產生不安情緒。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應該主動公開。對繼續隱瞞真相的相關部門,應進行追責,如此方能讓群眾喝上一口放心的水。

  先解決水質問題再來談漲價

  網民“韓青”認為,自來水問題不像食品安全那麼複雜,水質不達標一是因為水源受到污染,廠裡產什麼,水裡就有什麼,以至於河流成為了“超級化工廠”。二是因為處理工藝不達標,絕大多數水廠使用的依然是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的傳統處理工藝,對“魔高一丈”的污染現實無能為力。要提高水質也主要是從這兩方面入手。但根治水源是百年大計,涉及國家層面的規劃和治理,非短期能夠奏效,當務之急還是要讓水廠上馬深度處理工藝,並逐步更新管網。這就牽涉到資金問,需要多少錢、誰來出、怎麼出,都得是本明白賬。

  網民“張茂桂”稱,與水質50%左右合格率相對應的是,各地正為水價上漲而爭論不休。既然要提高水價,至少得看水質是否合格。而如今,相關部門打著“提高資源性產品價格”、“保護水資源”的旗號,讓水價頻繁上漲。在壟斷的名義下,消費者承受著多重壓力。從2012年7月1日起,中國將強制執行最新飲用水標準,這恐怕又將成為漲價的一大說辭。但在談漲價之前,水質問題亟須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