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病人逼爆急症室 七成醫護萌去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08:57:07  


急症室工作量大,有醫護人員考慮未來一年不再從事急症室工作。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流感高峰及“雙非”孕婦“衝閘”夾擊下,香港公立醫院急症室“告急”,“離職潮”一觸即發。調查發現,急症室過去3年的求診人次躍升14萬,工作量“爆煲”,觸發醫護“大逃亡”,70%受訪醫護萌去意,當中5%更說未來1年“一定會走”。服務質素已受損,有病人排隊3小時,醫生草草診治約3分鐘;更有醫院因孕婦“衝閘”產雙胞胎,令急症室服務癱瘓1小時。香港急症醫學會期望港府增加對急症室醫護的支援,以及教育市民善用急症室。

  文匯報報道,過去3年,急症室求診人次增加約14萬人次,但醫護人手不增反跌,去年急症室醫護的整體流失率達5.9%,未來15年,還有26%急症室專科醫生將會退休,勢令人手更加緊張。香港急症醫學會於今年2月,向全港16間公院急症室各職級的醫護進行調查,共收回506份問卷,約佔全港急症室醫護40%,結果發現,有70%受訪者打算未來1年離職,當中5%更鐵定:“一定會走”。該會憂慮醫護人手不足影響服務質素。

  “衝閘”產孖胎 癱瘓1小時 

  北區醫院急症室主管柯世強表示,年初的流感高峰期一直未有紓緩,現時的求診人次較正常增加15%至20%。另方面,去年新聘的急症室醫生,約一半已離職,主要因為人手嚴重不足,令工作量和壓力加重。他指出,急症室將求診者分流為5類,以第1、2類為最緊急,但每宗症的診治時間僅10分鐘至15分鐘;第4類的診症時間更縮短至僅3分鐘至5分鐘,但病人往往要輪候3小時以上。“有時候太緊迫,想診斷多少少時間也不能,無可奈何唯有先安排入院”。

  一名北區醫院的資深護士透露,診症時間減少“可能會遺漏病徵”,亦會減少檢查,“有些較難判斷的情況,會因為趕時間而放棄檢查,例如驗血和腦掃描”,影響診斷的準確性。她表示,曾有未經產檢的孕婦,於凌晨“衝閘”產雙胞胎,其中一名胎兒心跳停止,另一名則呼吸困難,兩胎因早產均不足1.5公斤,情況十分危急,“夜更2名醫生都在搶救母嬰3人,無醫生處理其他病人,令急症室癱瘓1小時”。

  盼港府增支援 市民勿濫用 

  由於北區醫院並無產科及相關服務,搶救後須即時轉介至有婦產科的威爾斯親王醫院,“1名醫生護送他們,只剩1名醫生當值,來回需約1小時,萬一期間有車禍發生,就一定應付不來”。同時,這情況亦影響其他危急病人,如中風和心臟病發,未必能即時接受診治的機會。另外,他指出,早年第4類病人的輪候時間約1小時,但近年已增加兩倍至逾3小時。

  香港急症醫學會會長蕭粵中指出,不少醫護人員對工作充滿熱忱,惟高工作量令他們面對病人時感“有心無力”,期望港府增加對急症室間醫護的支援,以及教育市民善用急症室服務。

  醫管局回應稱,一直關注急症科醫生人手短缺的情況,今年7月招聘逾40位新畢業醫生將會接受急症科專科培訓,局方亦會繼續增聘兼職醫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